第86部分
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部分,八路軍一一五師六八六團征戰歷程,誰知道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共“七大”。
00、團長楊勇
1937年0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六團副團長,隨後開赴抗日前線。
1937年09月下旬,參加了平型關大戰。在戰鬥中,楊勇負傷仍堅持指揮部隊直至戰鬥取得勝利。
1937年11月,楊勇傷口尚未癒合,便帶領部分幹部到武鄉等地擴軍。
1938年01月,回到部隊後任六八六團團長兼政委。
1938年02月,日軍由太原大舉南犯後,楊勇指揮部隊在大寧公路一線連續進行了夜襲午城、伏擊井溝、激戰白兒裡等戰鬥,粉碎了日軍西渡黃河威逼西北的狂妄計劃。
1938年11月,楊勇率部隨第一一五師師部東進晉東南。
1939年春,楊勇率部在遼縣(今左權縣)抗擊日軍的“掃蕩”,後到達山東鄄城,在樊壩戰鬥中,全殲偽軍一個團,俘獲團長劉玉勝以下官兵500餘人,開闢了運河以西之鄆城、鄄城地區。樊壩戰鬥後,楊勇率六八六團第三營和師直兩個連改編為第一一五師獨立第一團,留在魯西開闢抗日根據地。
1939年07月,任第一一五師獨立旅旅長兼政委。
1939年08月,日軍進犯梁山,指揮部隊殲滅進犯日軍日軍一個大隊600餘人,創造了在與敵兵力相等的情況下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的模範戰例, 受到八路軍總部嘉獎。
1939年09月,擔負統一領導魯西地區發展抗日武裝,開展平原游擊戰爭,擴大和鞏固根據地的任務。
1940年04月,楊勇兼任運西專署專員,直接領導鄆城、鄄城、鉅野等縣的工作,使運西地區成為魯西根據地的中心區。
1940年05月,任第一一五師三四三旅旅長兼魯西軍區司令員。
1941年01月,指揮部隊在鄆城潘溪渡設伏,以“圍點打援”的戰術全殲日軍的一箇中隊、偽軍一個大隊,再創魯西平原全殲日軍的光輝戰例。
1941年春,楊勇赴延安,任軍事高幹隊隊長。
00、團長張仁初
張仁初,到陝北後,任第2師4團副團長、第5團團長,參加了直羅鎮、東征等戰役。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第115師343旅686團營長、副團長,參加了平型關、廣陽、午城井溝、薛公嶺等戰鬥。1939年春隨115師師部到魯西,會同團長楊勇指揮部隊首戰樊壩告捷,後任第686團團長。同年5月,第115師師部和中共魯西區委、泰西地委機關被日偽軍8000餘人包圍於肥城縣陸房地區,他指揮部隊沉著應戰,連續打退敵人9次衝擊,以傷亡200餘人的代價殲敵1300餘人,掩護師部和地方機關勝利突圍。後率部轉戰魯南,任魯南支隊支隊長,參加開闢以抱犢山區為中心的魯南抗日根據地,曾參與指揮白彥等戰鬥。1941年起,任第115師教導2旅副旅長、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校長、山東軍區特務團團長、濱海軍區司令部參謀處處長。抗日戰爭勝利後,任濱海軍區警備第10旅旅長,魯中軍區參謀長,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參謀長、司令員,參加了魯南、萊蕪、孟良崮、洛陽等戰役。
00、團長賀東生
賀東生;漢族;1911年10月出生於湖南省攸縣蓮塘坳鄉山背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30年7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十二軍;1931 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一軍團通訊隊黨支部書記、政治指導員、通訊隊長、營長;八路軍一一五師七團參謀長、六八六團團長、山東軍區第二師參謀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一三師師長;四野三十八軍副軍長;陸軍二十一步兵學校校長,中南軍政大學副校長;第四高階步校副校長,廣東省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曾當選五屆全國政協委員、出席黨的八大、九大。1998年8月病逝。
抗日戰爭爆發後;賀東生奉命來到山東抗日前線;先後擔任七團參謀長、團長;六七六團(當地群眾稱老六團)團長等職;率部在濱海地區戰日寇、打漢奸、拔據點;機動靈活地打擊敵人。
00、昌炳桂(1911—1978) 中共七大正式代表。1911年12月23日生。江西省安福縣泰山鄉社上村(今上老村)人。少年在家種過昌炳桂
田,學過木工。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8月任紅三軍第九師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