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部分,八路軍一一五師六八六團征戰歷程,誰知道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組織得到發展與鞏固,人民群眾積極行動起來,抗日武裝力量得到壯大,泰西根據地成為山東抗日鬥爭的主要堡壘。從此,也打通了魯中、魯南、運西、魯西北等根據地間的聯絡。
第四,為我軍實行戰略轉移提供了重要依據,使我軍堅定了開闢魯南抗日根據地的決心。陸房一戰表明,我軍還缺乏在平原地帶開展游擊戰爭的經驗。同時,由於泰肥山區狹小,部隊沒有迴旋的餘地,不適合大部隊活動。除留下六支隊在泰西堅持鬥爭,1939年6月21日, 中央軍委指示八路軍總部,將一一五師師部、六八六團及東進挺進縱隊開入津浦路東、膠濟路南之山區,以鞏固魯南根據地。〔19〕據此,八路軍總部於9月間電示一一五師:主力應轉至泗(水)滕(縣)費(縣)臨(沂)地區活動。〔20〕10月,一一五師師部及直屬部隊,六八六團在陳光代師長、羅榮桓政委的率領下,離開泰西,跨過津浦鐵路,南下抱犢崮山區。這一戰略轉移,把一一五師在山東的鬥爭劃分為兩個階段,一一五師從此便進入到開創和建設魯南抗日根據地的新時期。
總之,陸房之戰雖然是一次遭遇戰,是一一五師被動與敵作戰,但此役殲敵人數之多,我軍將士作戰之英勇,都是非常突出的。對於扭轉山東的抗戰局面,提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