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陛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2章 治癒人心的靈丹妙藥,從前有座靈劍山,國王陛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改變人心的問題,阿婭顯然有自己的想法。
改變人心是錯的嗎?如果是,那麼天下何需教化?放任自流不就可以了嗎?但別說是西夷大陸,就算在九州,王道教化也是任何統治者不可或缺的一環,以騎士精神感染人心,教化人心,不是自然而然的嗎?
但她並不準備和王陸辯論,因為不可能辯得贏,就算贏了也沒有意義。
而王陸也不多說,點到為止,有些事情,用眼睛看,遠比用嘴巴說更為有力。
這座小城能夠容納的人心分量不足,所以下一站定為龍城。
選擇龍城,意味著這一月來的旅途終於要進入了尾聲,阿婭此時想來,戀戀不捨之餘也有些如釋重負的解脫,她已經隱隱明白了王陸要做的事。
不過,她相信到了龍城以後,真正的布萊東尼亞騎士會讓他明白騎士精神並非虛無縹緲,她相信昔日的圓桌騎士貝德維爾一定不會令她失望。
然而趕到龍城以後,所見所聞,卻令她如墜冰窟。
一切,都彷彿是那偏遠小城的翻版,只是事情的規格更大,表面看來也更為有序,可貪婪的人依舊貪婪,腐朽的人依舊腐朽,過去的秩序被打破,新建立的秩序披上了騎士精神的外衣,可所作所為,和聖光教並無太多的不同。
過去的布萊東尼亞,教會鎮壓四境,教徒高人一等。如今高人一等的變成了騎士,這個政權才剛剛恢復沒多久,森嚴的階級壁壘就隱約成型,騎士階級,平民階級界限分明,而騎士內部也分出了不同的層次。
而層次的不同,就意味著利益的不同,高階的騎士佔據最富庶的土地,擁有成群的僕人,滔天的權勢,如同一方霸主。
某種程度上,新的布萊東尼亞比聖光教統治時期要好,但某些方面來看,情況其實反而更糟糕了,因為以前為了鞏固政權,聖光教是拿出其他教區的資源,補貼了布萊東尼亞,而新上任的許多騎士,卻乾脆地開始了盤剝。
新舊政權更替,利益再分配是必然現象,但一切都應是公平公正,有利於家國社稷。阿婭昔日征戰四方,竭盡所能維護這個過程的公正。她曾經慨然釋放過給她造成很大威脅,最終惜敗的對手,並給了他應有的尊重。她曾經嚴厲處分過那些戰勝之後,試圖耀武揚威,大肆搜刮的手下人,她更是以身作則,貴為王者至尊,仍維持簡樸的生活。
騎士的精神讓她能夠如星星燎原之火,迅速在布萊東尼亞掀起一場風暴,建立了史無前例的統一政權,雖然因為種種原因,這個騎士的王國建立不久就分崩離析,但她認為布萊東尼亞的未來已經找到了方向,至少她和陪伴她一道奮鬥的人,應該很清楚這一點。
“為什麼?”
深夜,阿婭悄悄進入了貝德維爾的書房,剛剛結束了一天工作的龍城城主——同時也是如今布萊東尼亞的攝政王,聞言一驚,頓時從書桌前站起身來。
“阿婭?”
阿婭並沒有顯出身形,只是用冰冷的聲音質問:“為什麼?”
她沒有多說一個字,但貝德維爾卻很清楚阿婭的憤怒來自何方。就在剛剛,他結束接見一位布萊東尼亞有名的富豪,承諾將聖光教曾經掌握的一塊土地交給他,連同土地上的人民一道……而相較於聖光教,那位貪婪殘暴的富豪,只會讓土地上的人生活惡化。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貝德維爾不清楚阿婭究竟看到了多少,但是他並不打算遮掩。
沉默了良久,貝德維爾開口說道。
“因為這些是必要的妥協。”
“妥協?”阿婭的聲音滿是失落和不解,“你……不該是這麼容易說出妥協二字的人啊。”
貝德維爾自嘲道:“不是嗎?一個在教會的滔天氣焰下,苟延殘喘百餘年的人,恐怕最擅長的就是妥協。若不然,我在一百多年前就該追隨先王而去了。”
這一次則輪到阿婭沉默。
“騎士精神要求我要頑抗到最後一刻,但我終歸不忍心先王的一切都就此煙消雲散,所以我還是妥協了,而且是接連不斷的妥協,我投降了不該投降的對手,愛上了不該愛上的女人,生下了不該降生的孩子,時至今日,妥協似乎已經成為我的一種本能。”
貝德維爾滿腔感慨,然而下一刻,他話鋒一轉,以出乎意料的強硬姿態說道:“但是這一百多年時間,卻也讓我意識到,妥協是為政者不可或缺的素質!沒有我的妥協,就沒有龍城的今天,沒有布萊東尼亞的今天!阿婭啊,你是騎士王的女兒,你告訴我,我的妥協,錯了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