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八零後修道生活錄,大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多少沉船,裡邊文物肯定不少。
阿黃很快證實了我的猜測,下河不到十分鐘,它又捧出一個瓷罐,裡邊隱含的氣息同樣被剪刀法寶吸收掉。這次我卻沒有再出現昏厥現象。
這現讓我興奮不已,讓阿黃再接再厲,繼續下河尋找罈罈罐罐。
可惜阿黃下河遊了好久,最後吱吱叫著上岸。看樣子,這附近已經沒有沉船了。
折騰這麼長時間,木架上的青魚早烤熟。為了犒勞阿黃,我特意將大半塊魚肉分給它。
吃飽喝足,看太陽不再毒辣,我脫掉衣服,赤條條下河洗澡。
阿黃也鑽入河中湊熱鬧,這會兒工夫,竟然又捉了條鯉魚。
這條大鯉魚被我拎回到家後惹得母親一陣驚呼,連問在什麼地方弄到的。
我只能說是自己下河摸得,這一說不要緊,母親拎起拖鞋就朝我揍來。邊打邊叫:“讓你下河洗澡,說了多少次都不改,萬一出啥事兒怎麼辦?”
我只能齜牙咧嘴的求饒,連連保證再不敢了。
打歸打,晚上母親將大鯉魚熬湯,我們一家人美美的吃了頓。
隨後的日子裡,有阿黃出馬,我隔三差五都會往家帶一條魚,甚至又一次還弄了個老鱉,只說是下河捉的。對此父母倒沒有懷疑,在河邊生長的孩子,捉魚本領都是槓槓滴。
捉魚的同時,我也沒有放棄讓阿黃尋找文物。可惜讓我失望了,靠近我們村子這片大河有三處沉船,在我的指揮下,阿黃全部進去探過。第一次捧上岸的是布匹,這麼多年早已經漚壞掉,拿到手裡一撕就成碎片,根本沒有氣息讓剪刀法寶吸收。第二處沉船中裝的是瓦罐,只有少量瓷器,都已經被阿黃撈上來,那些瓦罐拿在手中剪刀法寶根本沒反應,顯然是不含有氣息。
至於第三處沉船不到四米深,我親自下水探過,船艙內是空的,據我推測,這條船沉下去不久,就被人下去打撈空了。
透過這段時間的實驗,我對剪刀法寶有了新的認識。它並不是對所有的古代東西感興趣,只有一部分裡邊含有的氣息才會吸收。
我的探寶生涯沒進行多長時間,廖陽初中的錄取通知書就送到家中。由於今年鎮裡邊新建了個二初中,原本競爭激烈的升學考試變得平淡起來,人人都可以上初中。
馬上要離開村子,我開始為阿黃愁。總不能把它帶到學校,這要是讓其他學生看到了,非被報告老師不可。
沒想好該怎麼處理,只能讓它繼續呆在村子裡。反正憑阿黃的本事,根本餓不著。
一九九七年,香港迴歸,這一年,我上初一。
進入新的學校,身邊大都是陌生學生,我難免升起一種孤獨感。在孤獨的日子裡,很自然想家,以及腦海中的剪刀法寶和阿黃。
無聊的時候,我就把它們當成能傾聽自己心聲的朋友。
講臺上老師用普通話朗讀:“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哪位同學能說說是什麼意思?”
我充耳不聞,對照著手中的《古文釋義》做翻譯。《古文釋義》是開學時學校的,幫助我們瞭解初中階段幾篇文言文,這對我翻譯《道藏》倒是很有用處,裡邊一些語句已經可以勉強讀通順了。當然,《道藏》後邊那些符籙,我仍然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終於熬到開學後的第一個星期天,不單單是我,幾乎所有人都歸心似箭,連蘇俊傑他們也早早的離開學校,根本沒等我。兩個不講義氣的傢伙!!
我一個人揹著書包走在回家的路上,享受著秋日暖陽,微風吹動路旁的樹葉沙沙作響,抬頭天遠地擴,幾隻白鷺在頭頂呱呱叫著飛過。我莫名升起幾絲與年齡不符的哀愁,渴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鳥兒那樣自由自在的飛翔,讓這方天地不再束縛著我。
自從體內剪刀法寶吸收了幾次氣息後,我感覺自己整個人變得敏感了許多,連帶心思也比同齡人更重一些。
村裡一切照舊,唯一變化的是村裡青年人少了許多。廖陽鎮地處內地,改革開放步伐遠比南方沿海要遲得多,直到九七年,南下打工才成為人們討生活的一種方式。
父母也不甘寂寞,在我剛進初中不久,他們就賣掉耕牛,和同村人一起加入到南下大軍當中。
奶奶跟著二叔家生活,現在我們家冷冷清清,連個看門的都沒有。從二叔家領回鑰匙,剛開啟大門,阿黃就迫不及待迎了上來。小傢伙順著我的褲子一路上爬,鑽進懷中吱吱亂叫,似乎怪我不該一個人丟下它。
沒大人束縛,我自由了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