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部分,北洋軍閥史話,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舉一位都督,又推舉一位總司令,那時候黎元洪是都督,黃興是總司令。而云南護國軍政府蔡、唐二公則互相推讓,最後由於蔡鍔的堅持,終於推舉唐繼堯為都督。
雲南都督府成立後,唐繼堯聘請前巡按使任可澄,前山東提學使陳榮昌為參贊。前國會議員趙藩、袁嘉穀及張耀曾等為參議。派由雲龍為秘書廳長。派張子貞為參謀廳長。派庾恩腸為軍政廳長。派陳廷策為民政廳長。派丁光冠為司法廳長。派陳鈞為財政廳長兼鹽運使。同時提出四項主張:
(一)與全國國民戮力擁護共和國體,使帝制永不發生於中國;
(二)劃定中央地方許可權,俾各省民力能有自由之發展;
(三)建設名實相符的立憲政體,以適應世界潮流;
(四)以誠意鞏固邦交,增進國際團體之致格。
同時申誓四點:
(一)同人職責惟在討袁,天助吾民,幸克有濟,舉凡建設之事當讓賢能以明初志,個人權利思想悉予剗除;
(二)地無分南北,省無論甲乙,同此領土,同是國民,惟當量材程功,通力合作,決不參以地域觀念,自啟分裂;
(三)倒袁救國心理大同,但能助我張目,便當引為同志,所有從前黨派意見,當然融消,絕無偏倚;
(四)五大民族同此共和,袁氏得罪民國,以成五族公敵,萬眾一心更無何等種族界限。
自12月25日雲南獨立的訊息到了北京後,袁的忿怒到了極點,他亦瞭解雲南地理環境特殊,自己稱帝后眾叛親離,這次用兵一定不似二次革命時那麼容易對付。但他又必需用強硬手段對付,因此於12月29日下令褫免唐繼堯、任可澄、蔡鍔的官爵,原令如下:
“(前略)蔡鍔等討論國體發生之時,曾糾合在京高階軍官,首先署名,主張君主立憲,嗣經請假出洋就醫,何以潛赴雲南,譸張為幻,反覆之尤,當不至此。但唐繼堯、何可澄既有地方之責,無論此項通電,是否受人脅迫,抑或奸人捏造,究屬不能始終維持,咎有應得,開武將軍唐繼堯、巡按使任可澄,均著即行褫職,並奪去本官及爵位勳章,聽候查辦!蔡鍔行跡詭秘,不知遠嫌,應著褫職奪官,並奪去勳位勳章,由該省地方官勒令來京,一併聽候查辦!此令。”
並派第一師師長張子貞代理將軍,第二師師長劉祖武代表巡按使,令他們就近押解蔡、唐等人來京治罪。
5年1月5日袁又有申令各省長官曉諭人民雲:
“……予昔養痾洹上,無心問世,不幸全國崩解,環球震動,遂毅然以救國救民為己任,支援四載,困苦備嘗,真不知尊位之有何樂。無如國民仰望甚切,責備甚嚴,同為國民,敢自暇逸?責任所在,盡力以為,不惜一身,只知愛國,皇天后土,實鑑此心。
明知暴亂之眾,狂妄之徒,斷不可以謀國;然果使中有傑出之才,可以治國保民,為人民所信仰,極願聽其為之,予得釋此艱鉅之仔肩,詎非幸事;然能安大局,環顧何人,為智愚所共見。人民無罪,未可舉全國之重,任人試驗,實逼處此,無從諉卸。
國民深悉暴民狂徒之心理,終必慘烈相爭,儻有墨、葡之變,必為越、韓之續,故謀改國體,冀可長治久安,文電交馳,情詞迫切,無非出於愛國之真誠。乃有蔡鍔之流,權利燻心,造謠煽亂,非不知人民之狀況,時局之艱危,但思僥倖一逞,儻其大欲,即塗炭生靈,傾覆祖國,亦所不顧。抑知國之不存,權利何有?此等舉動,早為國民所預料,幸而發覺尚早,不難隨時消滅。各省官民,僉謂國體既經全國人民代表開會決定,一致贊成君憲,並同戴一尊,根本大計,豈可朝令夕改,斷無再事討論之餘地,籲請早登大位,速戡反側,同深義憤,萬口一詞。
予以蔣德,既受國民之推戴,將吏之尊視,何敢再事遊移,貽禍全國。苟為逆首,惟有執法從事,以謝國民。著各省文武長官剴切出示曉諭人民,分別順逆,各愛身家,勿受煽惑,自貽伊戚。各省長官,皆能力保治安,軍人尤深明大義,均任守衛地方之責,務望各以愛國勤勉,恪盡厥職,用副予視民如傷,諄諄誥誡之至意。此令。”
袁對蔡恨入骨髓,政事堂通令各部署,凡與蔡有關的人一律予以撤職,在各省中和蔡有關的人,也都撤職,在各省機關的雲南籍職員以及是蔡的舊屬都受到迫害。袁又命湖南巡按使沈金鑑查抄蔡鍔湖南原籍的財產。可是,蔡雖然名滿天下,卻窮無恆產,蔡的太夫人和妻子都已聞風躲了起來,只有一個兄弟是辦木廠的,早已和蔡分了家。蔡本人只在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