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5部分,北洋軍閥史話,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傅良佐站了起來,大聲地說:“沒有大不了的事 ,總統不蓋印,就驅逐總統!”國會不透過,就解散國會!張國淦認為這不是辦法,一切問題應當在軌道上進行。段考慮了一下,也就介面說:“對,我們應當按軌道辦事!”

段的軌道不是別種軌道,而是袁世凱的軌道,就是武力威脅與偽造民意雙管齊下。他指使各督軍策動各省人民團體,發表向政府請願提早對德宣戰的文電,因此,各省“人民團體”紛紛發出來這類的電報,幾乎是千篇一律的文章,使人聯想到袁世凱在表決國體時期發動各省通電一致贊成君主制的舊時情景。所不同的,只是段的手法更欠高明,有些上海“人民團體”的電報是從北京電報局發出來的,而從上海電報局發到北京來的,卻是上海商會和各團體反對中國參戰的電報。

黎本擬通電各省省議會、商會及各團體徵求對參戰問題的意見。黎知道全國各地的這些團體都是反對參戰的,因此想利用“民意”來對抗段的“軍意”,藉以壯大自己的聲勢。他手下有些策士(非軍事幕僚)認為這樣做將使北京政府陷於極端嚴重的危機,黎便有所顧慮而不敢發出這個電報了。

5月6日,段偕同各閣員到公府,請黎在擬就了的關於對德宣戰案的諮交國會文上蓋印。黎說:“這個問題關係不小,我們應當多加考慮。”範源濂又首先站起來當面指斥黎“優柔誤國”。他抑制不住十分激動的情緒,在說完了這段話之後 ,竟然暴跳如雷地衝出去,因為用力太猛,關門時竟把門上的玻璃震碎了。接著,段默不發言,悻悻地不告而去。黎也不說一句話,示意把印蓋好,將原件交與張國淦帶回國務院。

黎立刻找司法總長張耀曾單獨到公府談話。黎問他:“國會不透過參戰案,他們能不能解散國會?”張回答說:即使解散國會,也應召集新國會,透過宣戰案後,才能公佈執行。但是《約法》並無解散國會的規定,違反《約法》就等於謀叛。”黎不禁神情旺盛地說:“對,謀叛就是造反!”此時黎把他的一線希望寄託在國會上,因為國會中為數不少的政學會議員和他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同時他又知道段的外交方針在未提交國會之前首先取決於軍事會議,並且指使督軍團對國會採取表面聯絡而意在威脅的行動,已經引起了國會方面的很大反感,除研究系外,各黨派議員都不甘心做段的工具,看上去參戰案有難於在國會透過的趨勢。

5月7日,對德宣戰案提交到國會表決。

5月8日,段在國務院邀請國會各黨派主要人員108人舉行談話會,解釋對德問題的四個疑點:第一,說明俄國發生革命,俄、德單獨媾和的謠言沒有根據;第二 ,保證參戰後對日本沒有秘密外交,中國政府並不偏重一國;第三,對德宣戰後中國沒有實際戰爭,全國無施行軍法的必要;第四;德國現已轉攻為守,沒有取得最後勝利的可能。

當天晚上,國會中各黨派紛紛開會討論對外交問題所應採取的態度。憲法研究會(研究系)決定同意政府對德宣戰的政策,益友社反對無條件地對德宣戰,政學系反對和贊成的兩派旗鼓相當,表決時反對派僅多獲數票勉強超過半數。事實上國會對參戰問題意見非常混亂,除研究系旗幟鮮明外,沒有一個黨派能夠有堅定不移的主張,也沒有一個黨派能夠有全體一致的主張。

正在這時,張勳忽然來電說,內閣及軍事會議所決定的外交方針不能變更,如果國會反對,就要採取最激烈的方法對付國會。

5月8、9兩日,北京城忽然出現了“五族公民”、“陸海軍人代表”這些光怪陸離的隊伍,手持白布小旗,在象坊橋國會附近一帶蠕蠕而動。10日下午,眾議院舉行全院委員會審查對德宣戰案時 ,這些“公民團”從四面八方聚集有2000餘人,看見議員走過,就投以各種各色的“請願書”和“警告”傳單,議員如果拒不接受,就被他們拉下車來施以毆打,當場受到毆打的有鄒魯、呂復、田桐、陳策、吳宗慈、郭同等10餘人,田桐受傷最重。“公民團”推舉代表張堯卿等到眾議院樓上議長室會見了議長湯化龍,要求在秘密會議上允許他們列席旁聽,湯以不合議場規則加以拒絕。他們公然威脅國會必須當天透過政府提交的對德宣戰案,否則“公民團”對國會和議員將採取激烈手段,請大家慎重考慮。眾議院門外佈滿了武裝警察,議場的四面便門都有佩帶手槍的警官把門警戒,對議員們加以“保護”。被保護的議員都被禁止出外,而“公民”代表們卻可以出入自由。

議長打電話到處求救,電話一直打到總統府和國務院。總統說:“已請段總理即刻處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史上最強贅婿

晴天

納個妖師當相公

花千雪

隨身騷包系統

打倒一切

森醫生和他的工具人

禿毛喵喵

都市之召喚系統

墨魚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