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部分,北洋軍閥史話,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樓司、通城、臨湘、古米山、九嶺、白葛嶺、天嶽關等處,連次激戰,迭獲勝利,節節進逼。三月十七日,攻破嶽州。逆軍頑強抗拒,相持不退,經我軍奮力攻擊,並由艦隊掩護業於十八日將嶽州克復各等語。此次出師攻嶽,自開始攻擊以來,為期不過旬日,屢奪要隘,遂克名城,實由該總司令等排程有方,各將士忠勇用命,用能迅奏膚功,拯民水火,覽電殊深嘉慰。仍著該總司令等,遂照電令計劃,督率所部,奮勇進取,並先查明此次在事出力各將士,分別等差,呈請優獎。其陣亡被傷官兵,並準優予議恤,以昭激勵而慰英魂。第念嶽州臨湘一帶,人民重罹兵燹,流離顛沛,弗安厥居,損失貲財,危及身命,哀我湘民,疊被荼毒,與言及此,慘怛良深!應由宣撫使曹錕,迅派妥員,各路查明,加意撫卹,安集勞徠,各安生業。用副弔民伐罪之至意。此令。”

一三五、段祺瑞三度組閣

民國7年3月18日北軍攻佔嶽州,捷訊到達北京,馮國璋仍想貫徹他的和平主張:“北軍對南的軍事行動以嶽州為止”。他認為嶽州既已收復,北洋派的聲威得到恢復,而桂系又願意談和,則何必一定要勞師動眾,對南用兵。他的主張正在擬成命令尚未發出時,3月19日接到了督軍們的聯名電報,這通電報以曹錕為首,包括長江三督在內,共有15省三特區的北洋軍閥們,他們要求段祺瑞再起組閣,內雲:“錕等互相約定,我公復任揆席,則同人誓當一致,共扶危局,否則亦惟從公高蹈,不問世事,全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