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7部分,北洋軍閥史話,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派張錫鑾為東三省巡閱使,馮德麟為奉天省督軍。
4月29日前,直奉兩軍前線已有零星接觸,槍炮聲斷斷續續,29日雙方正式開火,在北京可以聽到長辛店傳來的隆隆炮聲,不少外國人懷著好奇的心情,冒著生命危險前往戰地觀戰。
整個戰爭,在長辛店、固安和馬廠展開,而最激烈的炮火則在長辛店和琉璃河之間,兩軍屢進屢退,傷亡無算,奉軍集中炮火向直軍陣地猛轟,吳佩孚則嚴令長辛店方面直軍前敵指揮董政國堅守陣地以疲奉軍。
奉軍猛攻,直軍堅守,這樣相持了一天一夜,至30日,吳佩孚下令改守為攻,奉軍亦集中火力堅守陣地。
5月3日奉軍大炮嚴重威脅直軍陣地,奉軍東路統帥張景惠忘卻了張作霖半攻半守的命令,向直軍陣地前進。這天晚上,吳佩孚探知奉軍炮火消耗不少,乃以大隊直軍猛攻正面,另派精兵數千繞道前進,借田間伏兵引至奉軍後方。4日直軍徑撲盧溝橋,奉軍腹背受敵,炮彈也告用罄,同時直軍張錫元旅由陝西潼關趕來增援,兼程疾運,抵達良鄉宿營。最緊張的時刻吳佩孚親率衛隊在前方堵截,因前方炮火劇烈,有許多直軍抵抗不住,往後潰退,吳在戰地上予以制止。
5月5日直軍增援的張錫元旅加入戰鬥,直衝到豐臺,奉軍張景惠倉促由豐臺退出,於是長辛店遂落入直軍手中。張景惠先退到盧溝橋,直軍進逼至奉軍東路司令部所在地落岱。中路固安方面奉軍獲悉長辛店失守,西路奉軍潰敗,軍心大亂,也相繼潰退,紛向天津逃竄。
東路奉軍頗有小勝,不幸張學良受傷,迨聽到西路戰事失利,也開始潰退。李景林率部退保良王莊、獨流,再退山海關。
奉軍各路俱敗,張作霖5月4日還趕到落岱,企圖挽救頹勢,但大勢已去,他才匆忙地回到天津下總退卻令。第二天即退至灤州,以開平為第一道防線,令李景林扼守,古冶為第二道防線,令張作相防守,灤州為第三道防線,張作霖自己坐鎮,昌樂為第四道防線,令孫烈臣扼守。
直軍也調整戰線,集中兵力,以胥吾莊為第一道防線,由彭壽莘擔任,蘆臺為第二道防線,令穆旅擔任,軍糧城為第三道防線,由王承斌擔任。
長辛店直軍大捷,決定了戰場的勝利。而長辛店奉軍之敗,在於奉軍第十六師停止戰鬥,十六師原系馮國璋的舊部,本屬直系,師長王廷禎被奉系趕走,改派鄒芬繼任,奉系把該師擺在前線攻打直軍,正和兩年前皖直戰爭時,皖系把原屬直系的第十五師擺在前線充當先鋒一樣,他們都是遇有機會就要倒戈。
奉軍戰敗後,徐世昌於5月5日下令飭奉軍退出關外,令雲:
“前以直隸、奉天等處軍隊移調近畿一帶,迭經令飭分別撤退,乃延不遵行,竟至激成戰鬥。近數日來,槍炮之聲不間晝夜,難民傷兵,絡繹於道,閭閻震驚,生靈塗炭,兵兇戰危,言之痛心。特再申令,著即嚴飭所部,停止攻擊。奉天軍隊即日撤出關外,直隸各軍亦應退回原駐各地點,均候中央命令解決,務各凜遵!此令。”
另有一道命令是查辦罪魁的,令雲:
“此次近畿發生戰事,殘害生靈,折傷將士,皆由於葉恭綽、梁士詒、張弧等構煽醞釀而成,實屬罪無可逭。葉恭綽、梁士詒、張弧均著即行褫職,並褫奪勳位、勳章,逮交法庭,依法訊辦!此令。”
查辦令未下將下時,梁士詒的左右勸梁通電聲辯,梁說:“洪憲之役我也是罪魁禍首,替人受過,今天又何異於前。張江陵答吳堯山說:二十年前曾有一弘願,願以身為蓐薦,使人寢處其上,溲溺垢之,吾無間焉,有欲割取吾耳鼻者,吾亦歡喜施與。我雖然不敢自比江陵,但亦心響往之。查辦令下,正好放舟海上,回家侍奉老父。”
4日晚有一通長途電話從北京打到天津樑士詒的寓邸,請梁親聽,打電話的不是別人,正是代理國務總理周自齊。周說:褫職令將下,自己代理總理,應該副署,可是深感對不住數十年的老朋友,所以先行奉告,請求諒解。同時勸梁即日離津,怕未來局勢變化無法控制。梁答:“謝謝子廙(周自齊)兄,並請代我轉謝東海(指徐世昌)。多承關愛,永銘五內。我們兩人相交數十年,親若手足,將來歷史上記載說周自齊副署查緝梁士詒,也是政治史的一段趣話呢!”
葉恭綽褫職後,由高凌霨代理交通總長。
7日梁士詒偕葉恭綽、劉展超、鄭文軒、王季子、黃質中、李達牧等離天津赴日本。卜居長崎。
吳佩孚擊敗奉張後,威名大震,蔣方震曾稱道吳是中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