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8部分,北洋軍閥史話,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去北京。因為當時關外有張作霖和郭松齡的戰爭,天津有李景林和馮玉祥的戰爭,局面非常混沌。在北京是馮玉祥的勢力範圍,馮的嫡系鹿鍾麟掌管了京畿軍警憲的指揮權。段的策士曾毓雋也被鹿派兵抓了。段本人隨時準備下野。在這種情形下,徐樹錚如果入京,以徐平素為人之驕狂,又是段的最重要左右手,必定增加局勢的嚴重性。
小徐的毛病是膽大妄為,恃才傲物。他認為自己奉命考察,考察完畢理應回京覆命。加以此次在歐美和日本普遍受各國領袖的重視,在北洋軍人中,可算唯一有國際聲望的人,誰敢對他如何?所以不顧大家的反對和段的電報,毅然決定入京。
14年12月19日,徐樹錚偕隨員乘順天輪由上海赴天津,23日抵津,宋子揚以轎車來迎,這輛轎車是借自英國領事館的,徐登車後直馳北京,其餘隨員則乘火車赴北京。當天抵達北京,徐下榻無量大人衚衕王宅,隨員則分寓旅館。
小徐先單獨晉竭段祺瑞,兩人相對跪拜,抱頭痛哭。這時是隆冬,天氣嚴寒,段祺瑞病足,兩腿要浸入冰桶中才能止痛。段、徐兩人歷經世變,重行聚首,相對不勝感慨。
北京是小徐騰達之地,可是自直、皖一戰,皖系潰敗後,小徐就奔走四方,現在舊地重臨,面目全非,段祺瑞雖然榮任執政,可是處處受制於人,有朝不保夕之勢。小徐雖有勤王之心,也是無兵無勇。
這時候北方局勢漸見端倪,郭松齡出關兵敗,夫婦雙雙陳屍白旗。天津苦戰之後,李景林已逃之夭夭,馮玉祥的國民軍奄有北京和天津,可是馮的地位並不很穩固,在這一期間南方吳佩孚困居武漢,孫傳芳虎踞南京,奉張則元氣大傷,在關外需要喘息。
北京是個危城,尤其對徐樹錚,因為大家都知道段祺瑞的臨時執政是個光棍執政,可是如果小徐在段身邊,就會興風作浪,傳說他和墨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