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0部分,北洋軍閥史話,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巧這天是假期,龍雲和盧漢都放假下了五華山,聽說法國大力士擺擂臺,便相率前往觀看。看到法國大力士那副目空一切的樣子,大為不滿,龍雲是個血性男兒,於是一揚聲,願向大力士挑戰,從容地邁步登臺。大力士一看,來的人個子不高,身子不壯,言不出眾,貌不驚人,便存七分輕視。可是龍雲卻一臉嚴肅之態,一拱手說聲請,要對方出拳,大力士不忍心先動手,可是洋人多不懂禮貌,待了一會不見龍雲出拳,便對準他的鼻樑一拳,怎知龍雲在讓拳時已運足了內功,見對方一拳打出,就用右臂輕輕一抬把大力士的來拳擋開,說時遲那時快,龍雲的右腿已是一個掃膛腿就把大力士掃出了擂臺。兩人交手還不到一分鐘,大力士便被擊倒了。臺上臺下一片喝采,觀戰的人覺得龍雲替中國人出了一口氣,都熱烈鼓掌歡呼,從此龍雲便成了昆明家喻戶曉的英雄。他雖然出身彝族,可是對唐繼堯非常忠心,而且肯讀中國古書,悟性很高。慢慢地自以為是中國正統儒家傳統的保衛者。
唐繼堯獲知龍雲打擂臺一事,知道他武功絕倫,於是提升他為佽飛軍大隊長,大隊長的地位相當於今日的團長級。
唐繼堯離開昆明後,顧品珍於9日率軍進入昆明接任雲南總司令。以前滇軍將領鄧泰中等通電討唐,顧品珍未曾參加,他對唐仍有禮貌,所以發出通電說:“唐公暨葵賡(唐繼虞)司令聯翩高蹈,挽留不及,甚為歉然。並派專員馳赴河口祖餞歡送,以表寸心。”
顧品珍進入昆明後,儘量讓昆明的一切和唐在時一樣,因此除了唐繼堯、唐繼虞、張維翰、龍雲等出走外,其他均沒有更動,省長還是周鍾嶽。周字惺甫,是雲南鶴慶人。最早時候是蔡鍔的秘書,此人是雲南的不倒翁,蔡死後,唐重用他,唐去顧來,也要挽留他,後來唐回滇,他一樣受唐眷顧,唐死後龍雲主滇,他仍是雲南的元老。抗戰時代表雲南到中央任內政部長,又升任考試院副院長,他為人和藹可親,在政治上沒有成見,沒有敵人,因此各方都尊重他。
和周性格極端相反的,也是蔡鍔的好友,護國時擔任蔡的秘書,是革命元老丁石生。他自蔡去世後,即不願任公職,一直住在昆明,代表孫中山聯絡唐繼堯,並擔任雲南青年會會長,從事宗教運動。他和唐繼堯也是老友,同在日本締交,但他不滿意唐的割據自雄作風,勸唐擁護孫中山獻身革命工作。唐不重視丁的意見,唐時常說:“丁石生不是我的朋友,他是孫中山的信徒,蔡松坡的生死之交。”顧品珍進軍昆明,他和丁在護國時於役四川,同隸蔡下,因此一入昆明就命他的親密戰友金漢鼎去找丁,敦促丁出任昆明市政督辦(就等於今天的昆明市長)。可是丁毅然拒絕,他反對以兵力奪取地盤的作風,他率直地對顧說:“這就是軍閥行為,將來歷史上會不原諒你們的。”他又說:“松坡從沒有想當督軍的意思,他薄湘督而不為,棄川督如蔽屣,你們是松坡的袍澤,應該光大松坡的遺志。”顧品珍和金漢鼎都知道丁的脾氣,因為他們知道丁這指責不是政治上的偏袒,唐繼堯在滇時,他一樣指責唐。
顧品珍逐走唐繼堯後,北京政府大為興奮,認為顧一向和政學系有聯絡,政學系已投靠北方,顧自然也會“內附”。然而顧在這方面卻接受了丁石生的建議,擁護在廣州的孫中山。
顧品珍未進昆明前,昆明發生了一段插曲,那是在葉荃起兵倒唐時,唐一方面派兵討葉,一方面命令副官長李玉昆派遣四名低階軍官四出從事諜查工作,四名之中有一位是後來繼龍雲而擔任雲南省主席的盧漢。盧漢被派偵察由四川撤回的滇軍動向,怎知他竟沒有前往。其他三位都完成了諜查任務,回報李玉昆,就是少了盧漢。有人告訴李玉昆說,盧漢躺在家中燒煙,李親自去看,果然不差,大為光火,立即報告唐繼堯。唐赫然震怒,手令交軍法處嚴辦。當時任軍法處長的是張維翰,接到唐手令時,盧剛押到,張不敢怠慢,立即偵訊,盧表示是自己疏懶,貽誤軍機,罪該萬死,請求寬貸。張維翰平素和龍雲、盧漢都很熟,同在唐下面供職,如今盧為階下囚,不免同情,因此代向聯帥(當時大家都稱唐繼堯為聯帥,因他是靖國聯軍總司令)說情。唐還在震怒中,下令非關盧漢一個時期不可,於是盧就被送往看守所拘禁。
這事才過了幾天,顧品珍的軍隊已到了楊林,唐繼堯因為自己的軍隊調去討伐葉荃,一時抽不回來,所以只好派省長周鍾嶽去和顧品珍接觸,唐要周對顧說,自己願意高蹈,把昆明交給顧品珍。周抵板橋,顧品珍已率軍開至,就在板橋停了下來。周顧傾談了昆明情形,以及唐的態度,顧決定農曆正月初一開入昆明。周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