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日武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1章 分利,大明錦衣,逐日武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萬曆帝思考了半天之後和顏悅色的說的:“劉愛卿,你詳細說說,你到底準備怎麼打這場仗?” 劉昊嘉從懷裡拿出一摞亂七八糟的紙張說的:“萬歲爺,這些是臣正在寫的東西,只是還沒寫完,所以臣就簡單說說吧。” 見萬曆帝頭表示同意,劉昊嘉就抽出幾張紙擺在桌子上說的:“首先,這次遠征倭國所用的糧餉恐怕不少,所以為臣準備採用募股的方式。” 萬曆帝和張嘉兩個人對“募股”兩個字並不陌生,不過他們還是完全不理解募股和打仗有什麼關係?於是張嘉就替萬曆帝問道:“這打仗難道還真的能賺錢?這募股難道是指大家按股份出銀子,得了戰利品之後按股份分配?” 劉昊嘉豎起大拇指說的:“張伴伴果然聰明,一點就透,就是這個意思!假設我們這次遠征需要100萬兩銀子,皇家內庫出了10萬兩,那在所有戰利品裡去掉戰爭成本之後,內庫就得到戰利品的百分之十的收益!” 張嘉說的:“你怎麼就確定一定賺錢,若是入不敷出可怎麼辦?那豈不是投股份的人要虧本?” 劉昊嘉說的:“這怎麼可能虧本呢?那些倭國的大名們有錢的很,只要攻破他們的一座城市,就有的數不盡的金銀!而且城市裡面還有無數的貴族和富商,他們手中的錢財聚集起來也不比一地的大名差了!” 萬曆帝雖然沒說話,但是明顯已經能夠看到他眼睛裡頭有光了!這時張嘉說道:“那要是入不敷出的話,能否先保證內庫投入的錢財被返還?” 劉昊嘉搖搖頭說道:“做生意沒有這麼做的道理!要賺錢大家一起賺,要賠錢大家一起賠!而且這次賠了,說不定下次就賺了!更何況我們還要在繳獲的戰利品裡面留出一份兒給朝廷來。就……” 這時不用張嘉說話,萬曆帝已經搶先說的:“怎麼還給朝廷分銀子?他們又不肯出錢!” 劉昊嘉說的:“萬歲爺,總要分給文官一些好處,下次有同樣事情出現的時候,他們才不會唧唧歪歪的阻礙。” 說完劉昊嘉就開始描繪得了戰利品以後怎麼分錢,簡直是被他說的天花亂墜的!而劉昊嘉說這麼多,他真實的目的就是為了分利,讓所有人都能得到利益,這樣才能把將海外拓土的行動維持下去。 當年漢武帝擊敗了匈奴,他把搶回來的大量牲畜在扔在上林苑裡面,除了糞便讓土地變得更加肥沃和他個人名下的財產增加了一些以外,朝廷和百姓沒有得到任何的好處,反而承擔了沉重的賦稅! 假如說漢武帝在大勝匈奴之後,把搶回來的牲畜,特別是牛,分給天下的百姓的話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 分到牛的百姓會感激漢武帝幫忙添置了家中的重要勞動力,並且會強烈的支援他再次征伐匈奴!而沒有分到的牛的百姓則會期盼著下一征伐匈奴的時候,能不能給他也分配一頭牛? 而有了耕牛之後能開拓更多的土地,種出更多的糧食,朝廷就能得到更多的賦稅。那時候朝廷裡面的官員也會支援他繼續征伐下去! 再說大明朝的鄭和下西洋,如此龐大的艦隊卻沒在海外奪得殖民地,沒在海外得到任何的利益,實在是令人扼腕! 可是這麼龐大的艦隊出去又打仗又貿易的,其中的利益到哪裡去了?主要的利益都被跟隨船隊的商人和軍官們拿走了!而且更可惜的是,鄭和完全沒有貿易的念頭,錯失了這次機會! 如果鄭和在船隊裡面帶上大量的貨物進行貿易的話,在回去的時候攜帶了大量的奇珍異寶和海量的金銀交給朝廷的話,朝廷的百官們會怎麼想? 船隊出一次海,不僅沒用朝廷掏錢,反而又賺回來一筆錢,那是不是要多出海幾次?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哪裡還有什麼大英帝國,日不落帝國的事情? 所以劉昊嘉這才想著,一定要把朝廷國庫和內庫,以及更多的人綁上拓土海外的戰車,這樣海軍才能一直存在並且壯大下去! 此時萬曆帝的心思已經被銀子糊住了,只想知道這次出去大概能搶回來多少錢?能讓自己的內庫再添多少東西?不過他好在還保持著一點清明,他攔住畫大餅的劉昊嘉說道:“這事兒先不說,你先說說到底怎麼個計劃?” 劉昊嘉就把他掏出來的紙一張張攤開,大致跟萬曆帝解釋了一下他的計劃。萬曆帝詳細聽完後覺得這事兒應該能成!尤其是劉昊嘉做事從來沒有失敗過,這更給了他很大的信心! 所以最後他說的:“既然如此,愛卿就放手去做吧!反正海軍是屬於皇家直轄的,也跟朝廷沒什麼關係,不要理睬他們!” 劉昊嘉立刻說的:“臣還有個建議!如果那些海商能在海外拓土或是獻上足夠多的錢財,陛下是否能給他們封一個爵位?不用世爵,流爵就可以!” 萬曆帝面帶難色的說的:“給海商封爵會不會顯得我大明的爵位太不值錢了?” 而且張嘉也說的:“這事會不會引得官員們反對呀?” 劉昊嘉解釋說的:“拓展海外之土得有一些規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