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日武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02章 鄭貴妃的主意,大明錦衣,逐日武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萬曆帝著急的拍拍大腿說道:“這一點朕知道,愛妃趕緊說別的!”

鄭貴妃安撫的摸摸萬曆帝的手臂說道:“現在其實對萬歲爺威脅最大的就是武國公手下的錦衣衛和新軍。臣妾的意思把武國公和他們分割開來。就是說將新軍劃歸陛下直接掌握,選一些聽話的人去領軍,不要求他們能打仗,只要求他們能夠日常訓練好士兵就可以了。如果真的打仗的時候直接安排武國公領軍。另外就是錦衣衛了、武國公執掌錦衣衛多年,給錦衣衛留下的烙印太深刻了!所以錦衣衛也應當交給其他人管轄,但是要聽武國公排程。只要這麼隔了一層,就能確保武國公的手下不至於造反,而且還能讓武國公繼續給陛下出謀劃策,繼續給陛下辦差!雖然說是權勢損失了一些,但是陛下完全可以透過其他方式補償啊!”

萬曆帝越聽越感興趣,越聽眼睛睜得越大!等鄭貴妃說完之後再次開始幫他削水果的時候,他一直在盯著果盤兒沉思。直到良久之後他突然說了一句:“錦衣衛還好說,交給旁人就是壞也不會壞到哪裡去!可是新軍不同,若是交到不當的人手裡,這軍隊就毀了!”

鄭貴妃抿嘴一笑說道:“陛下可以重新成立五軍都督府啊!之後就可以透過都督府來掌握新軍,督促他們練兵。反正到時候萬歲爺拿著新軍的規章制度去檢查就是了,不行咱們就換人!”

萬曆帝到這裡一拍大腿說道:“愛妃呀,你真是朕的諸葛亮啊!果然是個好主意啊!”

五軍都督府的出現是明朝建立之前,朱元璋設定的軍隊領導機構,其最早的名稱為大都督府。其設定的目的就是為了由朱元璋本人加強對軍隊的掌控。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的中央政府設定有兵部,這是沿襲前朝的自然產物。而大都督府作為明帝國建立前,朱元璋在創業時期特有的軍隊領導機構也自然成為明帝國國家的軍隊領導機關,這就讓明帝國出現了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兩個軍隊領導機構同時並存的“奇特現象”。

於是在廢掉宰相制度,朱元璋把大都督府改為五軍都督府。五軍都督府在明帝國建立後,成為朱元璋皇權擴張的手段之一。

明朝這個朝代,是中國專制皇權走向全面集中的重要轉折點。為了樹立皇帝對軍隊和政治力量的掌控,朱元璋對明朝中央體系做出了一系列改革。自從朱元璋親自廢除了中書省,丞相制度被明朝廢除。這等於朱元璋實現了對明帝國行政的絕對控制,明帝國六部都由皇帝親自領導。

所以朱元璋讓五軍都督府和兵部同時存在,互相制約,確保軍權牢牢地抓在皇帝個人的手中。

其實五軍都督府和兵部存在並不矛盾,朱元璋對兩個機構的職能作為極其細緻的劃分,兵部在軍隊中有任免將領、升調、訓練軍隊的權力,但不能統帥軍隊打仗。而五軍都督府雖然有統兵作戰、管理屯田、掌管軍籍、推選將領的職能,但五軍都督府沒有調遣軍隊的權力。

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的職責分工明確,朱元璋的整合,將軍隊的大權牢牢地抓在皇帝個人的手中。這對朱元璋加強皇權,尤其是加強皇帝對軍隊的絕對掌控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

不得不說,朱元璋或許在治國方面稍弱一點,但是在對軍隊的把握上面極為精準!五軍都督府的設計就當時的情況來說是一個好到不能再好的辦法了,絕對能保持軍隊和國家的穩定。

但是朱元璋死後情況就發生了變化。由於文官逐漸做大,五軍都督府開始影響文官們掌權,所以文官集團開始想方設法的削減五軍都督府的權利,並拆解其機構。

所以等到萬曆朝的時候,五軍都督府實際上已經是名存實亡,就剩下一個牌子了。現在整個大明軍隊調遣部署等一系列工作全部由兵部一把抓。如果不是劉昊嘉用錦衣衛的名義編練了一支新軍出來,他根本就沒有跟文官集團掰手腕子的能力。稍有異動就會被文官吃得死死的!

萬曆帝得了這個良方妙法之後高興至極,但是隨即臉上的笑容就消失了,變得愁眉苦臉起來!他皺著眉頭說道:“若是重立五軍都督府的話,內閣那一關就繞不過去呀!不說別的,光和兵部打嘴仗就有的難受了!”

鄭貴妃說道:“萬歲爺也是一時糊塗了!現在陛下跟文官們相爭不都是為了大明這個國家嘛,只不過是大家都想說了算而已!所以在國事上肯定還是有商量的餘地。而且說不定文官這時候也巴不得緩和跟萬歲爺的關係呢!這國事啊,在臣妾看來就跟調教宮人差不多,犯錯誤了要打,做對了事要賞!”

萬曆帝點點頭說道:“愛妃說得對!朕要抽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武俠升維

囈夢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