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那羅在唱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三國之鐵馬山河,緊那羅在唱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領一支兵馬。
問題是嚴紹麾下還真不缺這類的戰將,別說是太史慈或是趙雲這等超一流的武將,就是管亥、周倉、武安國乃至孫觀也都是一等一的勇將。
說實在的,如今在嚴紹的麾下,孫觀已經是武藝最差的一個,若不是他算是最早追隨嚴紹的人,再加上本身也有一定的將才,這時只怕已經被淘汰掉。
這種程度的要是在其他的諸侯那裡,或許還稱得上是意外之喜,可是在嚴紹這裡就真的只是一點點的小收穫,甚至只能算是雜魚。
因此嚴紹根本不把這種程度的人才,當作是收穫。何況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其實是其他諸侯麾下的人物,要是類似於趙雲這樣的,或許嚴紹還可以象先前一樣跑到人家面前去親自討要——————當然,有了趙雲的例子之後,是不是還會有人願意點頭答應,這個就真的是很難說了。
但是…
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如這般的‘人才’,還不值得嚴紹親自走一趟…
不過有一點卻是嚴紹所不知道的,那就是自從他發現了趙雲這個所謂的人才之後,各個諸侯幾乎都在自己帳下很是搜尋了一番,還真是找出了許多有勇力的勇士。
6、70的暫且不提,就算是上80,也就是達到一流武將的豪傑,也被發現了那麼三兩個。
也不奇怪,畢竟這可是亂世,而亂世之中最不缺少的就是豪傑。歷史上諸如黃忠這樣被埋沒了的人才還不知道有多少,而不是每一個都能像黃忠一樣好運的脫穎而出的。這次來討伐董卓的兵馬少說也有十幾二十萬,從中找出幾個被埋沒了的人才並非不可能。
只是…
這其中能夠達到趙雲或是太史慈程度的,卻是一個沒有…
不過諸侯們的這番舉動,也成了嚴紹一直沒能有所收穫的間接原因,這個卻是他所不知道的…
“哈…”將雙手舉在面前,嚴紹輕輕的朝著掌心的位置哈了一口氣,讓自己的掌心稍微暖了一些,看了看灰暗的天空。“算了,這樣的天氣,我等還是早些回營帳吧………或許真的是沒什麼值得我們發現的人才了也說不定…”
他身後的甲士又怎麼會否決,立刻低喝應道。
甚至不需要什麼命令,已經有十幾個甲士走在最前面,替嚴紹開道。
只是…
就在眾人還沒有離開的時候,卻見有幾個軍士正慌忙的朝這邊跑來,看樣子好像還是傳令兵似的。
下意識的,嚴紹已經清楚這些人是來找自己的,因此立刻上前喝問。
“除了什麼事情?”
那些人看到嚴紹,心中也是一暗,尤其是為首的那個人,更是連忙行禮。
“主公,大事不好,有探子來報說是洛陽方面出現了大的動靜,很有可能是董卓想要遷都長安!”
——————————分割線——————————
董卓接納了李儒的提議,決定遷都到長安之後,便命人將前線的呂布召集了回來,而後聚集朝中的文武大臣們於朝堂,看著下方的大臣們直接說明了自己的目的。“漢東都洛陽二百餘年,氣數已衰。吾觀旺氣實在長安,吾欲奉駕西幸。汝等各宜促裝。”
董卓的話,在群臣之中引起了一番騷動。
最近發生的事情他們並非沒有收到一點風聲,畢竟如今的朝中群臣沒有一個是不恨董卓的。眼下朝中稍微有一些地位的大臣,幾乎都跟外面的諸侯們有一點牽連,甚至很多有關董卓的情報壓根就是他們告知給諸侯們的。
也是因為這個緣故,當諸侯組成聯軍討伐董卓時他們可說是欣喜的幾乎想要高歌起來,可是讓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平日裡對待他們十分暴虐的董卓,如今面對著聯軍的討伐居然很沒骨氣的想要遷都?
彼此互相對視之後,楊賜已經是第一個站了出來。“關中殘破零落;今無故捐宗廟,棄皇陵,恐百姓驚動;天下動之至易,安之至難。望丞相鑑察。”
所謂的司徒王允,如今職位其實還並不是很高,所以眼下群臣之中司徒的位置,其實還是由原來的楊賜來擔任,這也是為何他會第一個開口的緣故——————三公嗎,既然是群臣之首,總要有些擔當才行。
雖然早就已經料到會有人反對,可是當真的有人跳出來反對的時候,董卓還是忍不住憤怒的道。“汝阻國家大計耶?”
不想旁邊的太尉黃琬居然也開口贊同楊賜的意見。“楊司徒之言是也。往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時,焚燒長安,盡為瓦礫之地;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