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那羅在唱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章 風波,三國之鐵馬山河,緊那羅在唱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將軍若是隻將蔡大人從牢房裡面救出來,追捕我們的騎兵恐怕早就漫山遍野了,可是將軍又將儒也救了出來,事情就變得有些大不相同…”李儒心中似乎早有想法,很快便開口解釋了起來。

“此話怎講?”

“蔡大人不過是一清閒文人,這次王司徒降罪與他,多半是遷怒,實則並不怎麼放在心上,將軍若是隻救了蔡大人,王司徒必定動怒,以為是對他跟朝廷的挑釁,如此則必然會派遣人手四處追捕。”

“可是這次卻不同,將軍將儒也救了出來,儒是何身份,相信將軍也是心知肚明。若是有人闖入監獄卻將儒救了出來,將軍會怎麼想?只怕第一個念頭就是之前的敵人還沒有被斬盡殺絕,正盤算著反攻吧…”

“若只是餘孽到還好說,然效忠於董相國的西涼兵馬並沒有多大損失,正於長安城不遠處虎視眈眈,這個時候王司徒心裡難道不會有些嘀咕,派人追捕是必然的,可會派多少兵馬出來卻很難說,只怕現在王司徒正忙於同呂布聯絡,根本顧不上追捕我們。而且救人的既然是西涼軍,必然會往西邊的方向走,就算是有追兵也是朝著西邊去的,而將軍卻是青州人,正好是兩個方向,也會跟著安全許多。不過安全起見,將軍還是應該領我等走小路去青州,避開大路上的追兵,如此方為上策。”

李儒的一番話,引得眾人不住的點頭。

但是在沉默了一陣之後,張澗卻是看著他緩聲問道。

“你說長安附近還有效忠於董卓的西涼軍?為何還要隨我們去青州?怎麼,難道你不想回西涼軍去嗎?”

李儒無奈一笑。“就算儒打算回去,難道將軍就會放我回去嗎?”

當然不可能,不說李儒也算是張澗的戰利品,單是他的身份就不能這麼輕易放走。別看這次張澗闖進監牢裡面將蔡邕救了出來,對漢室還是有著一定忠心的,會這麼做也是嚴紹的命令擺在那,對李儒這個罪魁禍首之一卻是一點好感也沒有。

在知道距離此地不遠就有一批西涼軍之後,又怎麼可能會將李儒放出去——————那跟放虎歸山有什麼區別?

最佳的辦法,還是將李儒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等到了青州之後再交給主公做決定,這才是上策。

作為一流謀士,李儒又怎麼可能不清楚這點,對張澗的想法也是心知肚明,所以才沒有強求對方將自己放回去。再者西涼軍乃是一個追求實力的地方,那幫子將領對董卓忠心歸忠心,耿耿卻未必。

就算最初還記得董卓,時間長了恐怕也淡忘的差不多了。這點從董卓死了沒多久,李傕、郭汜等人就上表求降就能看的出來。真要是對董卓忠心耿耿,怎麼可能這麼快就決定投降王允?這個殺了董卓的真正凶手。

若是董卓還活著的時候,李儒這個貼身謀士兼女婿自是說一不二,可現在就很難說了。

再加上西涼軍是一個講求實力的地方,李儒現在手裡一窮二白,連半點兵丁也沒有,憑什麼讓那些西涼軍的餘部聽自己的?

再加上董卓的另一個女婿牛輔已死,還算比較合法的繼承人就剩下他一個。一個沒鬧好,甚至有可能會被人視作是眼中釘肉中刺,就連性命也未必能保得住,到不如跟著這幫青州來客去下青州。

要是那個嚴紹真的如傳聞中的一樣,說不定那裡會是自己的容身之地。

對於現在的李儒來講,一個能容身的地方實在是太過重要了。

不過若是張澗知道了他的想法,恐怕寧可將他放走,也不會把他帶回青州去。對張澗而言,可是實在不希望自己的君主跟這樣一個人牽扯上關係。

“既然如此,我們便走吧…”

再次回頭望了一眼長安城,張澗對著李儒跟蔡邕開口道。

一行人並沒有耽擱太長的時間,便策馬向著青州的方向跋涉,期間多避讓開大路,專走一些偏僻一些的小路,雖說降慢了速度,卻讓一行人可以避開追捕的身手。

就如李儒所說的一樣,憂心於李儒逃走的這件事情,王允並沒有派太多的人手去追捕,更重要的是在王允看來,李儒被人救走,那麼救人的只會是董卓的舊部,也就是西涼軍。

要是李儒逃了,只會往西邊去,不可能會走東邊。

如此一來,追兵便都在西邊的位置,就算有部分往東邊走的,數量也是少的可憐,根本不會威脅到張澗他們的安全。

——————————分割線——————————

卻說曹操在山東站穩跟腳之後,文臣武將許多,便思慮著要將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唐綠帽公

水刀伐木

回到古代當皇子

馬猴燒酒

龍圖風雲錄

越小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