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那羅在唱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一章,三國之鐵馬山河,緊那羅在唱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拍了一下面前的桌案。他可還記得,當初在洛陽的時候這個嚴紹究竟是如何羞辱自己的。沒想到這次居然又是這個嚴紹壞了自己的事情。
如果說非要給董卓排一個最仇視的名單,那麼曹操必定是第一個,而嚴紹絕對是第二個,至於曾經當眾跟他作對的袁紹則只能排在第三位。
到不奇怪,畢竟曹操曾經辜負了他的信任,甚至還曾經刺殺過他,這次會把聯軍召集起來也是因為曹操的緣故。
“丞相不可輕視了此人啊…”不知道怎麼的,李儒瞥了一眼旁邊的呂布。
與此同時,似乎是因為聽到太史慈名字的關係,呂布也稍微有了點反應。
“那嚴紹如今麾下兵馬近萬,而且曾經在冀州與烏桓叛軍連戰十數次,都大獲全勝。而且聽聞此人麾下猛將極多,乃是當前的大敵…”談到這裡,李儒似乎也想起了當初看到嚴紹時的場景。
對他這樣的謀士來講,當初的場景基本上就好象歷歷在目一般,很自然就能回放起來。反而他卻也有些奇怪,因為按照他當初的看法,那嚴紹固然是一表人才,可是實際上卻也只是中人之姿,並不怎麼出奇,不知道為何如今卻是在眾諸侯當中脫穎而出。
最後李儒也只能是認為自己在看人方面還不是很成熟,以此來解惑。
不過眼下最重要的卻不是這個,而是解決華雄失敗的影響,想到這裡李儒看向了董卓。“今失了上將華雄,賊勢浩大。袁紹為盟主,紹叔袁隗現為太傅,倘或裡應外合,深為不便,可先除之。請丞相親領大軍,分撥剿捕。”
對於李儒的話,董卓深以為然。
事實上董卓能夠獲得如此的成功,跟李儒在旁邊的輔助也有著很大的聯絡,對李儒不敢說言聽計從,其實只要不是涉及到某些特殊的地方,他基本上也不會反對。
於是在聽從了李儒的話後,立刻喚李催、郭汜領兵五百,圍住太傅袁隗家,不分老幼,盡皆誅絕,先將袁隗首級去關前號令。卓遂起兵二十萬,分為兩路而來:一路先令李傕、郭汜引兵五卻說華雄手下敗軍報上關來。李肅慌忙寫告急文書,申聞董卓。卓急聚李儒、呂布等商議。儒曰:“今失了上將華雄,賊勢浩大。袁紹為盟主,紹叔袁隗現為太傅,倘或裡應外合,深為不便,可先除之。請丞相親領大軍,分撥剿捕。”卓然其說,喚李催、郭汜領兵五百,圍住太傅袁隗家,不分老幼,盡皆誅絕,先將袁隗首級去關前號令。卓遂起兵二十萬,分為兩路而來:一路先令李傕、郭汜引兵五萬,把住汜水關,不要廝殺;卓自將十五萬,同李儒、呂布、樊稠、張濟等守虎牢關。這關離洛陽五十里。軍馬到關,卓令呂布領三萬軍,去關前扎住大寨;卓自在關上屯住。
流星馬探聽得,報入袁紹大寨裡來。紹聚眾商議。操曰:“董卓屯兵虎牢,截俺諸侯中路,今可勒兵一半迎敵。”紹乃分王匡、喬瑁、鮑信、袁遺、孔融、張楊、陶謙、公孫瓚八路諸侯往虎牢關迎敵,操引軍往來救應。八路諸侯各自起兵。河內太守王匡引兵先到;呂布帶鐵騎三千飛奔來迎。王匡將軍馬列成陣勢,勒馬門旗下看時,見呂布出陣: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果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王匡回頭問曰:“誰敢出戰?”後面一將縱馬挺槍而出。匡視之,乃河內名將方悅。兩馬相交,無五合,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挺戟直衝過來。匡軍大敗,四散奔走。布東西衝殺,如入無人之境。幸得喬瑁、袁遺兩軍皆至,來救王匡,呂布方退。三路諸侯各折了些人馬,退三十里下寨。隨後五路軍馬都至,一處商議,言呂布英雄,無人可敵。
王匡回頭問曰:“誰敢出戰?”後面一將縱馬挺槍而出。匡視之,乃河內名將方悅。兩馬相交,無五合,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挺戟直衝過來。匡軍大敗,四散奔走。布東西衝殺,如入無人之境。幸得喬瑁、袁遺兩軍皆至,來救王匡,呂布方退。三路諸侯各折了些人馬,退三十里下寨。隨後五路軍馬都至,一處商議,言呂布英雄,無人可敵。(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