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那羅在唱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五章 決策,三國之鐵馬山河,緊那羅在唱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作為嚴紹麾下最精銳的部隊,敢先軍的規模已經達到了千人,且每一個都有著伍長或是什長程度的實力,再加上嚴格的訓練,無論是馬戰還是步戰都同樣精通,甚至就連水戰也因為當初在長江時的經歷,稍微懂得那麼一些,至少絕對不會因為暈船而嘔吐致死。

將孫觀跟敢先軍調來去圍剿東萊黃巾,則效果必然明顯——————就算不明顯也沒關係,在嚴紹的預計裡面,統一青州的過程中敢先軍能發揮用處的地方很少,完全可以給孫觀更多的時間去用來剿滅黃巾。

而且他也需要有一個信得過的人,在這個期間把持一下東萊郡的事物。

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屯田...

屯田這東西對於百姓來講絕對是好事,但是對世家恐怕就未必了。

把土地白分給百姓,甚至是讓他們幾乎免費的去耕種,世家的土地該怎麼辦?何況嚴紹在關於分成的問題上還給了屯田的百姓這麼多的利好。倒時只怕東萊的屯田政策剛出來,就會跟北海一樣人心浮動啊。

歷史上的屯田之所以沒鬧出這麼多問題,跟對屯田者的壓榨也不無關係。不過這種屯田方式並不長久,沒有足夠的利益,是根本無法刺激百姓努力耕種的。最初或許還沒什麼,為了活命,為了吃飽飯,就算被壓榨的慘了些也沒關係,可是等到天下太平了,亂世過去了,你還能指望百姓會為了這麼點收成繼續屯田嗎?

當然,這麼考慮對嚴紹來講多多少少有點遠,但是嚴紹這麼做也是為了吸納更多的人口來北海。打仗拼得就是各種資源,這其中也包括了人力資源。歷史上曹魏為什麼能一直壓制東吳跟西蜀?除了繼任者的能力之類問題外,最根本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足夠資源了,尤其是人力資源。

連打仗的人都沒有了,還談什麼戰爭?

整個三國時期在中國的歷史上除了是一場波瀾壯闊,如史詩一般的戰爭之外,也是一場自相殘殺的戰爭。到了最後拼的幾乎就是誰剩下的人口更多,這種事情嚴紹不能不提放。

而歷史上東吳能跟曹魏抗衡這麼長時間,也未嘗沒有在前期吸納了足夠多的百姓的緣故。

——————————分割線——————————

嚴紹到是一點都不擔心敢先軍是否能對付的了東萊的黃巾,要知道在被太史慈教訓一頓之後,東萊的黃巾元氣大傷,已經不成氣候。要是被嚴紹當作精銳來訓練的敢先軍,連這麼點黃巾餘孽都解決不掉,那可就真對不起他花在敢先軍身上的錢了。

不得不說,嚴紹此舉在東萊還是很得人心的。

有了郡內世家們提供的情況,孫觀的敢先軍就好象一把鋒利無比的刀子,每一次都能切割在最為恰當的地方。東萊郡的黃巾基本上是各自為戰,區區三五千的賊寇根本沒法抵擋敢先軍的鐵蹄。

就算是有些稍微機智一些的,退入山林裡面,希望用山林來阻擋騎軍的鐵蹄也沒用。因為敢先軍本來也不是為了騎戰而專門訓練出來的,不僅馬上能衝陣,下馬也同樣可以撲營。而且到了山林裡面之後,敢先軍高強的個人武藝反而跟著發揮了優勢。

雖說沒有在平原上策馬衝陣時效果那麼好,退入山林的黃巾賊寇還是照樣一敗塗地。

短短十數日的功夫,被剿滅的賊寇已經多達三四千的數量,這幾乎相當於東萊郡全部黃巾的三分之一,自身的傷亡則只有白十來人,其中陣亡的更是隻有十餘人,受傷的裡面有不少都是在進入山林時,不小心弄傷了自己。到是不奇怪,敢先軍的訓練方式確實是上馬能衝陣,下馬能撲營。可是山地戰什麼的,還真沒訓練過...

再加上身上一身沉重的鎧甲,進了山林之中,行動起來肯定沒有退入山林的賊寇們敏捷,會被弄傷也就不奇怪了。

在孫觀看來,剿滅一些賊寇根本算不得什麼,但是他的行動卻給他帶來了極大的聲望。

過去那些賊寇一直躲藏在山野之間,呼嘯山林,或是下山洗劫村莊,或是劫掠商旅,給世家跟百姓造成的損失都不算小。只是一直沒有辦法解決而已,百姓只能默默忍受,世家也是有渠道的就稍微聯絡一下,給些路費,沒有渠道的則只能增派護衛,希望能讓對方知難而退。

如今孫觀將這些賊寇剿滅了不少,如何能不讓東萊上下沸騰?

連帶著對嚴紹的歸屬也多了許多,就連那些世家也是如此——————他們到是不拒絕為人服務,真正的問題是為什麼樣的人服務。

——————————分割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