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那羅在唱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一章 夜襲(上),三國之鐵馬山河,緊那羅在唱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紹總算是明白了董昭的意思。
只是明白歸明白,究竟該怎麼做卻…
對任何一軍來講,糧草都是最為緊要的東西,看的也是最牢固的。就比如官渡之戰時,袁紹就派遣追隨自己時間最長,也是自己最信重的淳于瓊去管理糧草的問題。可惜最後所託非人,使得袁紹於官渡戰敗,也因為這個失去了統一天下的可能。
不然說實在的,袁紹還真未必就不能渡過長江這一天塹——————論能力或是個方面,袁紹確實不如曹操,可是論及家世跟影響力就不一樣了。
袁家四世三公,即便是在江東也有著莫大的影響力。當年曹操統一北方,就已經引得江東的一眾文官想著投降,爭相做著帶路黨,那還是在曹操的名聲不咋樣的情況下。
換成是袁紹,帶路黨只會更多。
再加上時間上的因素,無需像曹操那樣想辦法擊破袁紹剩下的幾個兒子至少可以節省出幾年的時間來。幾年時間,孫觀在江東的統治恐怕還沒有穩固…
當然,考慮到周瑜對孫權,或者說是對逝去的孫策的忠誠,還有江東的一眾老將。袁紹自己又是一個總是喜歡胡亂出招的性子,最終的結果如何還是很難說的就是了,沒準還能再一次重演赤壁的結局也說不定。
不過眼下最要緊的還是糧草,對於本來就缺糧的黃巾來講,糧草可比人命重要多了,其糧草也必定會安置在最緊要的位置上。
就算嚴紹兵馬再如何精壯,想要一路殺到黃巾屯放糧草的位置,未免也太不現實了些——————有這樣的實力,嚴紹何不乾脆把這些黃巾包圓好了。
不過…
似乎是想起了什麼,嚴紹的目光變得有些深沉起來…
“也未必就完全不可行呢…”
——————————分割線——————————
接下來的一段時日裡,嚴紹同徐和交戰不休,幾乎每次都是大勝而歸,也就只有那麼一兩次因為吃了人數上的虧,小小的敗上那麼一陣。
不過徐和對此卻不為所動,憑著他手裡的兵力,莫說是敗上幾陣,就算是再翻上一倍也傷及不到筋骨。真正讓他憂心的還是士氣問題,然而帶著幾個部下到外面轉了一圈之後,徐和卻發現情況比他想的要好的多。
他所擔心計程車氣,並沒有出現什麼問題。
至少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麼嚴重,連番的失利確實是影響了士氣,可是他們在人數上的優勢畢竟不是開玩笑的。就算死傷慘重了些,他們好歹還沒敗不是?
這些到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糧食的問題。
既然想讓徐和幫他們打仗,包括王玄在內的其他幾郡人便需要出血一番。和嚴紹的北海不一樣,樂安跟其他幾個郡的情況有些複雜,還沒有哪個郡能像嚴紹這般達到一言堂的程度,如王玄等名義上是郡守,實際上在郡內還是要受制於他人,能動用的權利始終有限。
就算如此,四個郡合力,還是供應了相當數量的糧草給徐和。
對黃巾來講,其實並不怎麼怕死,至少不怕戰死在戰場上,反而更怕被活活的餓死。如過去那樣每日裡忍飢挨餓,被上面的頭目們驅趕著去劫掠城邑,用人命去填護城河。到不如像現在這樣,危險一些,至少能吃飽飯。
這一情況讓徐和鬆了口氣,不過也讓他更加重視起營寨裡的糧草來。
現在十萬大軍還能繼續堅持,純粹是因為營中有足夠多的糧草,可以繼續支撐他們,甚至可以讓他們難得的吃一次飽飯。可要是這些糧食沒了,只怕十萬大軍頃刻之間就要灰飛煙滅了。
“只是,大帥…”看著對面的營寨,徐和的一個親信湊了過來,忍不住開口道。“就這麼僵持下去,我們與那嚴紹怕就要兩敗俱傷了。為了那些狗官許諾的糧草,這麼做只怕有些…”
簇擁在四周的其他頭目們聽了,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其實那親信會這麼開口,也是他們慫恿的。
看到他們的表情,徐和微嘆了一口氣,又哪裡不清楚他們心裡的想法。
他的這些部下里面,沒幾個是貪生怕死之輩。只是在他們看來為了那些諸侯而拼殺,實在是太不值了些。要是能擊破嚴紹還好,可是現在情況卻有些複雜,兩支兵馬就這麼在北海跟樂安的交界處互相流血。青州黃巾固然兵強馬壯,可是一直這麼下去也不是回事。要是鬧到最後來了個兩敗俱傷,未免有些虧本了。
在許多人看來他們阻擋了嚴紹這麼長時間,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就算這個時候撤回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