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那羅在唱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然不可能背叛了!,三國之鐵馬山河,緊那羅在唱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能不內心喜悅,但是再高興了一陣後,他又看向文士。
“既然那太史慈已經決意反叛,我是不是就可以收兵回去了?”卻是起了回黃縣的心思,說到底他對兵事並不怎麼有興趣,這次傾起大軍也是一樣,光是糧草之類的就弄的他頭疼不已,眼見著事情似乎有些結果了,也就想著要不要回家了。
文士聞言搖了搖頭。“主公怎的如此糊塗,那嚴紹乃是猛虎,這太史慈難道就是善類了?此人今既背主,安知來日又會如何?”
說著文士在營帳中緩緩度步。“主公就算不欲建立一番功業,然亂世之中若欲自保,沒有些實力也是不可行的。來日等那太史慈安撫好了人心,必定會朝主公開刀,到不如同這太史慈一塊領兵入北海,這嚴紹固然桀驁,然卻將北海治理的相當好,聽聞此人在城中積蓄了相當多的錢糧,主公若是能從中分一杯羹,便可以憑此在東萊招募起過萬大軍,那時即便是太史慈再怎麼勇武也要忌憚幾分,主公便可以於這亂世之中作壁上觀,靜靜等待時局變換,將來無論是做個漢室忠臣又或者是待價而沽皆可,這豈不是上上之策?”
就像前面說的,他對自家主公還是比較瞭解的,知道他是在不是什麼用雄略的主公,讓他跑去跟那些梟雄們競爭,只怕是半點希望也沒有。畢竟自家主公可說是要兵無兵,要將無將,自己就算多少有些智謀又算得了什麼?到不如省省吧,安心的在這東萊偏安一隅,等到其他諸侯們決出勝負再說。
不過他對太史慈此人倒是有些忌憚,一是他的勇武,在就是他的品性。
若是這次太史慈拒絕了他,甚至是殺了他,或許都還好,偏偏此人卻是在稍微猶豫了一下之後,便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背棄嚴紹。這無不說明此人是個野心勃勃之輩,若是蔡起就這麼退回東萊去,只怕此人安撫好了北海郡之後,第一個要開刀的就是蔡起了。
那時的蔡起拿什麼來抵禦太史慈?就憑著點兵馬嗎?
他在太史慈的大軍之中,一直想著該如何勸說對方,但是也在靜靜觀察著。就算是一路奔波,太史慈的兵馬也是肅整雄壯,軍士們也個個軍容齊整,士氣盎然。
反觀自家主公的這點兵馬,剛才一路上就算是黑夜也看的清清楚楚,那真是…
讓他無法評價…
“只是…”蔡起也知道自己這謀士的話是正確的,但是他還是有些擔憂的道。“若是我此番領兵過去,豈不是虎口奪食,萬一那太史慈發難起來,我手裡的兵卒不過三千,只怕無法抵擋吧…”
自從那文士出發之後,為了儘可能的爭取時間,蔡起便將東萊郡所有能用的兵力全都集中起來,但也只得了三千兵馬——————無論成功還是失敗,他都要這麼做。若是事情失敗,蔡起派人去離間嚴紹跟他麾下大將的事情必然會激怒嚴紹,蔡起就需要搶先一步進行防範。
而若是成功了呢?要是臨時調集兵馬,肯定需要大量的時間,到不如提前一步,至少總比事到臨頭現弄要強的多了…
其實這時太史慈手裡的兵馬也才五千,當初的九千兵馬,其中有三千是齊國的兵馬,剩下的六千才是北海兵馬。南下去荊州的時候,嚴紹帶走了一千敢先軍,如此太史慈手裡的兵馬就剩下了八千,就算焦和已經死了,現在齊國根本是無主之地,那三千兵馬在經過齊國時也鬧起了要回家來,太史慈又不可能進行彈壓,只能讓他們回家去,如此手裡的兵馬就剩下了五千。
五千兵馬,的確要比蔡起的三千兵馬多一些,但還沒到就無法打的地步。只是蔡起很有自知自明,知道自己並不怎麼擅長兵略,而那太史慈素有虎將之稱,更在討伐董卓時創下了偌大的名頭,自己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是人家的對手。
這次要是領兵去了北海,虎口奪食,萬一惹怒了對方,豈不是自己主動去送死?
不想聽了他的話,那文士卻很有信心的道。“主公儘可放心,那嚴紹在北海久居多時,城中必有心腹,那太史慈就算是想掌控北海,也需要些時日,即便是心中暗恨,也只得暫時忍讓,來日等主公招兵買馬,深溝高壘,就算這太史慈再勇又有什麼用?”
說到底,作為一個傳統的文人,他並不怎麼瞧得起這些只有匹夫之勇的莽夫,而太史慈的表現更是讓他心中不屑,對這等背主之人,就算表面上如何的親熱,心裡還是看不起的…
——————————分割線——————————
文士已經給他規劃到了這個地步,蔡起又怎麼可能不聽從?
在短暫的猶豫之後,便下令已經召集起來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