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那羅在唱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三章 獻帝東移(二),三國之鐵馬山河,緊那羅在唱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董卓死了以後,其實西涼軍也曾經有過能夠統一的機會,這個機會就出現在李傕的身上。董卓死後李傕掌管著西涼軍最強大的勢力,即便是其他幾個將領全加在一塊,也不過勉強能夠同李傕抗衡而已。

這個時期的李傕,可以說是如日中天,也是最有希望統一西涼軍的一個時期。

可惜的是...

就在這個時候,原本是李傕麾下的楊奉背叛了他...

楊奉的出身其實並不是很好,最初的時候乃是黃巾中的一員,中平五年二月,黃巾起義軍餘部郭太在白波谷起兵反抗東漢朝廷,史稱白波軍,楊奉就是其中的一員。

後來楊奉從白波軍中退出,追隨李傕,才成了西涼軍的一員。

楊奉開始追隨李傕後,第一次碰到事情就是董卓被王允設計誅殺,李傕奪佔長安。最初的時候西涼軍各路軍閥還是比較齊心合力的,因為那個時候心要是不齊,等待他們的也就只有死路而已,這一點無論是李傕還是其他人都心知肚明,可是等到他們擊敗了呂布,也將天子掌握在手裡時,矛盾漸漸出現了。

把持東漢朝廷大權的涼州各路軍閥之間的不和矛盾達到了白熱化的階段。在經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李傕與郭汜舉兵相攻。在雙方的一次交戰中,李傕方軍勢不利,李傕的耳朵更是被亂矢擊穿,楊奉見勢引兵前來救援,將郭汜軍擊退。

單單只是到了這個地方的話,那麼楊奉對李傕可說是有著相當的恩情,可是後來楊奉與李傕軍軍吏宋果等合議謀殺李傕,不料事情洩露,於是引兵反叛李傕,使得李傕的軍勢受到了極大地削弱。

講道理,要是最初楊奉就想著要背叛李傕,是絕對不可能在李傕陷入下風時引軍救援的。唯一的可能就是,在楊奉救了李傕的性命之後,李傕並沒有給楊奉應該有的獎勵。

想也是,以李傕的性情跟人品,知恩圖報什麼的,其實並不是很容易擁有的品德。

楊奉也不是什麼善茬,本來以為救了李傕,怎麼也能得到一些賞賜,比如說官爵又或者是金銀財寶之類的,誰想到解救了李傕之後卻一點賞賜也沒有,再加上李傕平時待人也很有問題,那麼背叛也就成了必然。

而且楊奉的背叛,也有其他幾個軍閥在幕後。

就像之前說的,李傕的實力太強了,強到足以威脅其他人獨立的程度。雖說一個完整的西涼軍,才是最強盛的。可是在自由了一陣子之後,他們發現只有現在這樣才是最舒服的,沒有任何人的管束,也不必擔心會因為辦事不利被責罰。

再者說,就算是手裡的勢力弱了一些,可也比下面計程車兵要強的多不是?這樣的日子過著才算是舒坦...

這種情況下,一個強盛的李傕等於是威脅了其他人的日子,他們沒有些動作才奇怪呢。後來楊奉背叛了李傕之後,還能完好無損的出現在長安城中,也有著其他人的牽制在其中,不然就憑楊奉的勢力,想要平安無事的待在長安城中可是有些痴人說夢啊...

可是現在...

楊奉又一次背叛了李傕,偏偏這次不僅是背叛了李傕,還背叛了郭汜,真要是被他們追趕上了,小命肯定不保啊...

聽到楊奉的話,那個男子似乎有些吃驚,沒想到這個時候楊奉居然有些猶豫了,但還是抱拳道。

“將軍何故猶豫不決,此次護送天子,乃是為國家社稷出力,大丈夫難道不是本該就如此嗎?”不得不說,徐晃本來就是偏向於保皇的。歷史上,王允和呂布誅殺董卓。董卓部將李傕、郭汜等攻破長安城,殺王允等人,後又自相火併,在長安大肆屠殺。正是徐晃在這種情況之下說服楊奉護送漢獻帝東入洛陽,漢獻帝渡河至安邑時(今山西夏縣北),封賞保駕有功人員,徐晃也因為這個被封為都亭侯。

不過在說完了漂亮話之後,徐晃看了一下左右,又開口道。

“而且將軍應該很清楚,李傕一直對將軍恨之入骨,現在是因為有其他的將軍牽制才一直都沒有對將軍動手,可是現在將軍們都已經選擇離開長安了,換句話說長安城內只剩下李傕跟郭汜兩個人而已,平衡已經被打破,現在將軍即便是留在長安葉無法保證自己的安全...”

沒有了牽制,原本的平衡也就被打破了。雖說還有李傕跟郭汜兩個人,加上楊奉這個正好是湊成了一個三角形來著。可實際上事情卻沒那麼簡單,因為楊奉這個三角形實在是太弱了...

沒錯,楊奉太弱了...

本來三角形應該是最為穩固的一個形狀,偏偏就因為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