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那羅在唱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二章,三國之鐵馬山河,緊那羅在唱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有過劉虞的身影。可要是說他是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那卻未必,至少作為幽州牧,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劉虞都絕對不是一個小人物所能比的。

劉虞,字伯安。乃是青州東海人,是真正的漢室宗親,漢光武帝劉秀之子東海恭王劉強的後裔。

在成為幽州牧之前,曾經是幽州刺史、甘陵國相還有宗正等。在地方上政績卓著,頗有名望。尤其是在做幽州刺史的時候,劉虞為人十分的仁慈,為政寬仁,深得民心,而且主張以懷柔政策來對待當地的胡人,無論是對治下的百姓還是邊塞的胡人都習慣用一視同仁的態度,使得百姓對他交口稱讚,而塞外的胡人呢?也因為劉虞的這個態度而對他十分欽佩。在劉虞掌管幽州期間,幾乎從來都沒有對幽州進行過劫掠,這其中與劉虞自身的魅力也有著極大的關係。

只是後來因為公事而被罷去了職務,後來烏桓之亂爆發,朝廷因為他在塞外胡人之中有著很高的威信,再次任命他為幽州牧。並且還將當時烏桓之亂的首腦張純的首級送到了洛陽去,寒領地也因為這個打算升劉虞為太尉,不過劉虞一直推辭,還舉薦益州牧劉焉、衛尉趙謨、豫州牧黃琬等人擔任這個職務,不過最後劉虞還是成為了太尉。

當時所有官拜三公的人,都是需要到西園去繳納鉅額的禮錢,漢靈帝也是因為他清廉,特意免去了這些禮錢。

而在成為了幽州牧之後,劉虞追求寬政,勸導百姓耕種,開放了與胡人的貿易,使得當地百姓安居樂業。使得原本是一個窮州的幽州,居然漸漸的也算是成了一個世外桃源。無論是從哪個角度看,劉虞都才是真正的幽州的掌控者,而不是公孫瓚。

只是公孫瓚曾經參與過是八路諸侯的會盟,又是曾經同袁紹針鋒相對的存在,所以很多人在不瞭解劉虞的情況下,也就以為幽州就只有一個公孫瓚,壓根不清楚其實還有一個劉虞在。卻不知道即便是袁紹,也曾經考慮過用劉虞來取代那個被董卓捧出來的獻帝,而假如這件事真的做成了,說不定漢王朝就能多持續幾年了一一一一一一還曾經有過這麼一句話,劉虞不敢做天子,曹瞞篡亂從此始。

畢竟跟那個手裡連半點權利也沒有的獻帝截然不同,劉虞有著足夠強的實力。儘管他的幽州是跟公孫瓚平分的,不過幽州百姓愛戴的卻是他,除此之外還有塞外的胡人,只要劉虞需要,也可以隨時召集進來,這一切都是一種實力。

再加上這時忠於漢室的諸侯也還是有一些的,未必不能成事,至少袁紹、曹操這些人,未必就敢把劉虞當成是傀儡一樣對待。

可惜...

他死了...

應該將有劉虞這樣的人到幽州來,幽州上下應該都是非常歡迎乃至高興的,可惜卻有一個人除外,

這個人,就是公孫瓚。

劉虞算是公孫瓚的上司,可是公孫瓚確實一個桀驁不遜的人,而且他這個白馬將軍的名頭是殺胡人殺出來的,對待胡人一向是習慣用強硬的手段,假如不願意順從,就殺之了事。對於劉虞的那些懷柔手段很是不以為然,當然,假如他的這種強硬手段僅僅只是對付胡人也就算了,偏偏他的這種手段不僅是對胡人強硬,就是對治下的百姓也一樣如此,可以想象以仁德著稱的劉虞如何能看的慣?

彼此的矛盾一直都很大,劉虞經常會對公孫瓚的行為加以限制,時不時的還會斥責一番。

而公孫瓚?假如還是漢室穩妥的時候或許還沒什麼,還會忍耐一番,可是現在漢室自己都是風雨飄搖,自顧不暇了,又如何會把劉虞給放在眼裡?到了最後,矛盾幾乎到了無法緩和的地步。

若只是這樣,或許還沒什麼。

畢竟公孫瓚還有袁紹這麼一個對頭在,並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如果可能的話,他也不願意在同袁紹交手的同時,跟劉虞也過不去,即便是他再莽撞也不可能會這麼做,偏偏劉虞與公孫瓚的矛盾卻是越來越深...

也是因為這個緣故,在幾經考慮之後,劉虞決定同袁紹聯合,一同討伐公孫瓚。

理論上講,當時的劉虞兵馬充足,而公孫瓚無論再怎麼厲害,也不可能會是劉虞的對手,何況還有一個袁紹呢?

可惜的是,劉虞出兵的十分倉促,並沒有同袁紹一塊出兵,再加上劉虞仁德於世,卻是過於迂腐了,要是在盛世還好說,可這卻是亂世,如何能是公孫瓚的對手。沒等旁邊的袁紹反應過來,劉虞的兵馬就被公孫瓚打的大敗,就連劉虞自己也被公孫瓚所擒活。

瓚曝虞於市而祝曰:“若應為天子者,天當降雨救之。”時盛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我怎麼穿越成楚雲飛了?

遙遠沒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