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八十七章 少陵原,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己餓了的時候,也喜歡吃上一些,就當是零食了,畢竟,吃糖果不是小孩子的專利,大人也是可以吃一些的。
上車之後,李安繼續前行,一直走到汽車不能繼續同行的位置,然後,下車步行,與諸多護衛一起爬上了少陵原,並看到了一路上的美麗風景。
郊外的動植物就是比宮裡和家裡的多,畢竟,有很多不起眼的植物,家庭和宮廷是不會要的,而許多野生動物自然也只能出現在野外,所以,要想了解動植物,還是要去野外看看,在宮裡能看到的,永遠都是最名貴的那些,看不到普通的野草和遍地的小動物。
所處的層次不同,看到的東西就會不同,比如城市裡的人能看到很多高科技的新鮮玩意兒,但卻錯把小麥當成韭菜,而農村的孩子,雖然認知各種作物和雜草,但卻不認得城市裡的很多東西。
不過,就是因為這個緣故,也導致了好多的不公平事件,比如考試的題目,有時候會是一些城市人看上去非常普通的物件,但鄉下人沒見過,心裡沒有完整的認知,從而在做題目的時候,很容易被誤導。
比如,有的題目是一塊手錶,讓做題目的人,寫出手錶顯示的時間,這本身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題目,但題目的圖片故意把手錶給傾斜九十度,讓顯示日期的方格在最上面。
見過這種手錶的人,自然明白這個方格所代表的位置是三點鐘,但沒見過的人,覺得這個方格在最上面,代表的肯定是十二點,從而一下子就把題目給做錯了,讓自己平白無故的失去了一個得分的題目。
離開杜甫的宅子之後,李安首先到了少陵原,這個地方的風景非常好,而且,混凝土公路一直修到了少陵原的頂部,因為坡度比較大,所以,上坡的路段非常的長,這樣也是為了降低陡峭度,否則,車輛就很難開的上去了,腳踏車就更加不可能騎的上去了。
少陵原的面積還是比較大的,南北的長度足有四五十里,而東西的寬度則有二十里的樣子,這個面積還是很可觀的,若是完全依靠步行的話,繞著少陵原走一圈,估計一天一夜都夠嗆,按照古代的行軍標準,一天也就行進三十里的樣子,讓大軍繞著少陵原走一圈,那就需要三四天的時間,所以,僅僅是一個少陵原,都是參觀不完的,而帶著皇孫出來遊玩,自然不能玩的太野了,所以,只能選擇去幾個地點玩耍。
還好少陵原上面有混凝土路面,車輛的速度足夠快,否則,若是指望腿腳的話,爬到頂部就夠嗆了,就更別提欣賞風景和學習了。
李安並沒有下車,就坐在上面沿著道路欣賞兩旁的風光,看看哪裡是最值得停留欣賞和教育孩童的。
在選擇的時候,最基本的原則是不變的,那就是要充分考慮安全性,這是第一位的,在安全能夠保證的情況下,才能考慮風景的優美和動植物的多寡。
後世的時代,少陵原幾乎沒有什麼值得欣賞的地方了,密密麻麻的全是水泥建築物,是一座標準的城市。
而在大唐這個時代,少陵園確實是十足的郊區,雖然也有房屋,但基本上都是獵戶建設的臨時住處,還有就是朝廷建設的亭子之類的遮雨裝置,普通的老百姓很少會選擇住在上面,畢竟,這個地方的地勢太高了一些,取水不是很方便,人在上面是很難生存的,自古以來,人類的集聚區域,永遠都是沿著河流的,只有沿著河流居住在一起,才能方便人們的生活。
種莊稼也是一樣,是離不開水源的,若是老天不下雨,在少陵原上面種地就會造成顆粒無收,而在樊川這樣的谷地就不一樣了,就算沒有雨水,河水也能把土地給灌溉了。
也就是說,樊川之類的低窪地屬於高產的水田,而少陵原的高地屬於貧瘠的旱田,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水田的收成,永遠都要大大高於旱田,所以,有錢的人,都會選擇購買水田,而對於旱田,都是窮苦老百姓的田產。
畢竟,好的田地都不夠人搶的,有很多人未必能夠分到好的土地,就只能選擇旱田了,也就是所謂的靠天吃飯。
只要天氣好,風調雨順的,旱田的收成也是很有保障的,只有出現連續幾個月不下雨的情況,才會造成旱田的絕收。
少陵原的頂部是平的,但也不是像水泥路那麼平坦,只是總體上是平的而已,些許的高低其實那是難免的,上面的植被也非常的多,各種樹木都有不少,野生動物也是很多的,尤其是野兔和野雞這些小型的動物就更多了,大型動物在大唐這個時代就已經很少了,東面更大面積的白鹿原或許多一些,畢竟,隨著長安城人口的持續增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