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八十六章 子美家,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側面房屋的窗戶和門都很簡陋,甚至,有一間房子沒有門,一側的外間是廚房,有一個很簡陋的破門,另一間是儲存雜物的房間,是沒有門的,只有一個門洞。
另一側的兩間房子,一個是可以住人的小房間,另一個是杜甫的書房,裡面擺放著杜甫收集的各種書籍,當然,也包括他自己所寫的各種檔案和詩詞了。
在主屋的一側拐角,有一個很不起眼的恭房,比側面的房屋還要矮小一些,因為是如廁用的,所以,被安置在了最不起眼的位置。
而在主屋的另一側,還搭建了上下兩層的雞窩,養了有十幾只母雞,這樣,他們一大家子就能天天吃上雞蛋了。
雖然房間都很簡陋,但杜甫的小日子也還是不錯的,至少人家擁有三個可以住人的房間,外加一間書房,一個客廳一間廚房一個衛生間,還有一個雜物儲藏間,擱在後世的城市裡,這都屬於大房子了,當然,杜甫這是在郊區,還不是城裡,但房子的面積確實也是夠用了。
平常的時候,也遇不到什麼來訪之後需要住下的客人,所以,三間住人的房間是足足的。
杜甫與小十幾歲的夫人,自然是單獨住一間了,二子一女住在正堂的另外一間房子裡,而側面能住人的房間則是一直空著的,以防備有遠房的親戚來借宿,或者好友被老婆攆出來了,可以暫時過來住一晚。
至於杜甫要是與老婆鬧彆扭了,或者突然想看書了,便都會去房裡,杜甫會感覺到安心,而且,書房的木沙發是可以開啟的,開啟之後,面積直接增加一倍,睡個人是毫無問題的。
也許是踱步思考問題太認真了,以至於李安都走到門口了,杜甫也沒有注意到,還在院子裡踱步思考問題。
在杜甫的身後,時不時的有小孩子在玩耍,玩了一會兒就跑開了,在院落和雜物間來回的跑,驚擾了院子裡的母雞,惹得母雞到處亂跑,而專心思考問題的杜甫,對此是視而不見的。
大門的上面有一個很簡陋的草棚子,如此,在下雨的時候,站在大門口敲門就不會被雨淋了,這也是很多人家的標配,即便是最貧窮的人家,也會在大門口建一個雨棚子。
院牆是土木結構的,下面半層是堆積的黃土,上面密密麻麻的是樹枝,排列的還是比較緊密的,下面用黃土圍成院牆,可以避免鄰居的雞鴨進入自己的院子,同時,也可以避免自己家裡的母雞跑到外面去。
而上層用樹枝編織成籬笆,是因為若土牆堆的太高的話,就更加容易倒塌,矮一些更加的穩當,更加的結實,但矮牆是阻擋不論母雞飛出去的,所以,需要在上面加上一層籬笆,同時,也可以起到遮擋視線的作用,但只能遮擋個大概,算是半透明的圍牆了。
若不是因為杜甫家的院牆是上層籬笆形式的,李安也不能看到杜甫在院子裡,更加不會停車駐留。
當然,李安覺得,杜甫如此設計自己家的院牆,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視野的開闊,他們家的院子本身就不大,若是把院牆修建的太高大了,人待在院子裡會有一種被囚禁的壓抑感,而對於杜甫這樣的文化人來說,這種壓抑感是最難以忍受的,畢竟,這是很多文化人的通病。
泥土牆壁應該是有些日子了,內外兩側都爬滿了一些藤蔓植物,有的藤蔓從矮牆的底部紮根,一直爬到上層籬笆牆的頂部,甚至,還伸出纖細的紙條,妄想繼續往更高處攀爬,可惜已經沒有借力之處,爬不了多高就會摔下來,然後,會有更多的枝條不信邪,一次次的往上爬,然後一次次的墜落,也有一些小草在牆壁的側面和頂部安家,微風一吹便跳起了曼妙的舞姿。
正是因為這些小草類植物的加入,讓單調的黃土牆壁多了一些色彩,同時,也更加的靈動,遠遠望去讓人賞心悅目。
“你們都退下吧!我一個人進去。”
李安讓部下們退下,然後,自己一個人走到了大門口,嘴角微笑著看向院子裡的杜主編。
杜甫仍舊沒有發現李安,不過,在院子裡玩耍的孩子看到了門口有人,於是興沖沖的跑了過來,跟著門縫,問道:“你是何人,我怎麼沒見過你。”
說話的是一個年紀不大的男童,看上去有五六歲的樣子,應該是杜甫的兒子無疑了,身後跟著的,應該是他的小兒子和女兒。
“呦,你又是誰啊!”
李安笑著問道。
小男孩自豪的說道:“我是家主的兒子,我叫宗文,你叫什麼?”
李安笑著說道:“你就是宗文啊!後面是你的弟弟宗武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