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八十五章 磚窯廠,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一輪燒製的時候,又要一點點的提高溫度了。
後世科技發達之後,為了避免熱量的浪費,同時也為了節約水資源,採用的是自然冷卻的辦法,但前提是有先進的機械幫忙。
也就是一種叉車,可以在人工不接觸的情況下,將大量滾熱的磚塊直接運輸出來,隨後再將做好的毛坯泥磚放入磚窯,進行第二輪燒製。
這樣做可以大大的提高產量,讓磚窯的利用率最高,同時,還能節約能源,減少木柴的使用,完全不動用水資源。
不過,眼下的磚窯並沒有叉車,磚塊還需要人力搬進搬出,所以,就必須用冷水進行冷卻了。
用冷水冷卻過的磚塊是青色的,也被稱為青磚,而透過自然冷卻的磚塊則是紅色的,被稱為紅磚。
現在,這個磚廠只能使用水冷卻的辦法,所以,也就只能生產青磚了。
外面堆放的泥坯磚,是按照規則擺放成正方體的,每一堆不多不少,正好五百一十二塊泥坯。
後世的磚塊都是這麼擺放的,這種小磚塊使用的時候非常方便,比大唐之前製造的大磚塊實用多了,所以,李安決定使用這種小磚塊。
“這是第一次試燒,好要多久才能出窯?”
李安見外面沒有青磚,自然知道這是磚廠第一次燒製磚塊。
“李侍郎,還需要在等近半個時辰。”
磚廠負責人回答道。
這個時間,李安還是等得起的,點了點頭,開口道:“你們繼續幹活,港口對磚塊的需求量很大,你們要加緊燒製,不要耽誤港口的建設。”
“是,熟悉明白。”
李安一眼看過去,空地上堆放了至少一百多方的泥坯磚,不過,也就兩次就能全部燒製完。
造磚最耗費體力的部分,不是燒製的過程,而是製造泥坯磚和運輸的過程,那一方方的泥坯磚,需要一塊塊的搬運到小車上,運入磚窯之後,再卸下整齊的碼放在指定的位置,燒製完成之後,還要一塊塊的用小車運輸出來,在外面的空地碼放整齊。
總之,這個搬運的過程是非常累人的,對人的體力消耗極大,身體差一些的人,是無論如何也承受不住的,所以,磚廠的小夥子都很壯實,就算身體瘦弱一些的,去了磚窯廠幹活,很快就會變得很壯實。
登上箭塔之後,可以更清晰的看清楚整個磚廠的全貌,更能夠監控周圍很大的一片區域,只要有外人闖入,在數里之外就能夠被發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