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二十四章 槍械,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安看著鬥獸場內的陌刀,心裡想著的卻是如何發明更加厲害的來復槍,甚至是大威力的機關槍。

自從搞出火藥之後,李安就有發明火槍的衝動,尤其是火炮裝備大唐部隊之後,這種想法更加的強烈,不過,李安實在是看不上早起的火槍,火繩槍和燧發槍根本入不了李安的法眼。

尤其是火繩槍這種玩意兒,用起來實在是太費事了,而且一旦遇到下雨的天氣,火繩會被雨水澆滅,整支裝備這種武器的軍隊就要完全喪失戰鬥力了,後世歐洲戰場上,經常會出現整支部隊由於下雨而打不出一發槍彈的事情,從而嚴重限制了部隊的戰鬥力。

若是在這種情況下,遇到對方的冷兵器部隊,那就只有找死的份兒了,雖然槍支有刺刀,但使用起來肯定不如冷兵器好用,打起來的後果實在是太可怕了,而且,火繩槍部隊對後勤的要求也更高,火繩槍發射的時候需要燃燒的火繩來點燃火藥,可即便是燃燒速度很慢的火繩也會在較短的時間內燃燒完,從而需要換一根,如此,一支這樣的火繩槍部隊,不但要攜帶大量的槍彈,還要攜帶足夠數量的火繩,後勤壓力可想而知。

若是打仗的時候都是晴天,情況還算好,一旦遇到陰雨天氣,這樣的火槍部隊,戰鬥力比一般的冷兵器部隊要弱很多,只能是死路一條了,所以,李安不願意去發明這種武器,即便他是時代的進步,在某種情況下比冷兵器要強一些,李安也不會選擇發明這種東西,況且,大唐軍隊現在有火炮作為支援武器,對火槍的需求並不迫切,並不急需這種不太成熟的武器。

燧發槍用的是火石,並不需要火繩這種東西,比火繩槍要先進許多,但燧發槍也不是萬能的,火石在擊發的時候,有很大的可能是不可靠,也就是沒能打火成功,沒有將火藥給點燃,這樣一來,彈丸有可能還在槍管裡,但大規模作戰的時候,因為戰場的情況比較特殊,槍手往往很難發現自己的槍彈沒有擊發出去,從而再次裝點彈丸和火藥,如此一來,一杆槍裡就會重複出現兩個,甚至更多個的彈丸。

這樣顯然是會出現大問題的,火藥的發射能力是定的,若是兩發以上的槍彈聚集在槍膛裡,火藥的力量是不足以推動彈丸正常發射的,有可能導致彈丸擊發距離太短,或者造成槍支的一些故障,從而嚴重影響戰鬥力的發揮。

所以說,燧發槍也是一種不太成熟的槍支,不過,使用的效果比火繩槍強大許多,實力遠勝火繩槍,在來復槍出現之前的兩百多年裡,一直都是燧發槍的天下。

一款槍能夠使用兩百年,成為西方各國軍隊的必備武器,自然有其可取之處,但它的缺點也是不可忽視的,威力也並沒有想象那麼大,至少,辮子朝的棉甲就能防禦這種燧發槍的彈藥,只要距離不是太近就能防禦的住,至少不會讓士兵造成致命傷。

所以,李安也不喜歡發明燧發槍,而且,理由與不發明火繩槍一樣,大唐沒有這種迫切的需求,且槍支的效能不讓李安太滿意。

大唐的各種科學技術都在井噴的狀態,這些都離不開李安的帶頭和指導,現在,各種機器和各種技術都在進步,一旦滿足發明來復槍的要求,李安就會選擇發明這種武器,並組建一支來復槍軍隊,專門用來保衛京城,以及向全國各地機動部署,消滅全國各地的抵抗力量。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必須返回長安城之後,研製來復槍的計劃才能提上日程,現在也就只能想想罷了。

就在李安思考來復槍的時候,鬥獸場之中,兩個角鬥士已經打了好幾個回合了,手持陌刀的強暴犯佔據了優勢,幾個來回之後,就把對方的狼牙棒給砍斷了。

海盜嚇了一跳,連忙將斷了頭的狼牙棒砸向對方,並趁機迅速跑向兵器架,拿起了屬於自己的那把陌刀上前迎戰。

如此,兩人很快就進入了陌刀的對決,兩把威懾力驚人的陌刀在不停的碰撞,打的很是激烈。

不過,這兩個角鬥士顯然從未使用過陌刀,從他們握刀的姿勢和使用的方式就能看出來。

陌刀的主要使用方法是揮舞和劈砍,而他們卻更多的使用刺殺,簡直是把陌刀當成長矛來使用了,實在是太浪費了。

“這兩個龜孫子,把陌刀當長矛了,若是我手下的兵敢這麼幹,一定打爛他的屁股。”

一名大唐武將實在看不下去了,開口罵了一句。

“算了吧!都是一些犯了重罪的人,他們又不是我大唐將士,怎麼可能知曉陌刀的真正用法,用錯了也很正常。”

另一名武將對此表示理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我怎麼穿越成楚雲飛了?

遙遠沒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