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一十章 慶祝,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弄不好要掉腦袋的,我們都是低位卑微的小官,哪裡能管得了這樣的大事兒,或許李侍郎只是一時高興而已,並沒有什麼企圖也說不定,總之,我們私底下說說也就行了,可千萬不能在別人面前胡言『亂』語啊!”
“明白,這個我自然明白,剛才那些說李侍郎『吟』誦的好的,我真的很為他們擔心啊!萬一有人……哎呀!真是不堪設想啊!”
“沒錯,還好我們什麼都沒有說,不管出了什麼事兒,也牽扯不到我們的頭上。”
“對對對,我們還是早些回去吧!不管他們說什麼,我們什麼都不說就可以了。”
兩名膽小的官員,商議了一番之後,便邁步返回巖洞,繼續參加酒宴。
也不怪某些官員心驚膽戰,李安此時的地位已經非常高了,確實與當年的曹孟德差有的一比,雖然軍權沒有多少,但很多稀奇古怪的高科技全都掌握在李安的腦中,大唐的眾多官員之中,對李安心服口服的人非常多,萬一皇室出現變故,一切都很難說啊!
當然,李安只是心情高興,隨便『吟』誦古人的詩詞罷了,並沒有考慮這麼多問題,也不覺得自己開口『吟』誦古詩詞有什麼問題,至於別人『亂』想,李安就管不了那麼多了,有一身的實力做後盾,李安從不擔心自己會有危險,更不怕有人陷害自己。
巖洞內的溫度非常的涼爽,所以,即便是吃了很多食物,喝了很多酒水,也是一點兒也不會覺得熱,身體是真的很舒適。
如此舒適的環境,李安的興致自然更好了,隨後又『吟』誦了好幾首詩詞,有之前古人做過的詩詞,也有宋代的很多詩詞,一些官員沒有聽過的詩詞,便都認為是李安做的,其實,李安是一首詩詞也沒有作,全都是背誦的。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李安最後『吟』誦了一首自己非常喜歡的赤壁懷古,也是一首非常好的詞,不過,因為大唐還不流行詞,所以,很多官員都表示疑『惑』,覺得李安說的倒是朗朗上口,可惜卻並不是一艘詩,不過,因為李安的地位太高,所以,也沒有人敢問什麼,只是說好就是了。
“諸位同僚,今日大家一定要吃好喝好,我大唐海上絲綢之路終於開拓完成了,諸位功臣返回長安城之後,陛下一定會親自嘉獎你們的,還希望你們日後再接再厲,為大唐做出更大的貢獻。”
李安又開始重複自己剛開席的時候,就已經說過的話,顯然是有些喝高了,要不然才不會這麼囉嗦呢?
參加宴會的眾官員也非常的配合,全都是各種歌功頌德,有一些同樣喝的有些高的人,也開始口無遮攔了。
慶祝開闢海上絲綢之路的宴會,足足持續了三個多時辰,所有參與宴會的官員,全都吃的飽飽的了,很多人都吃撐了,宴會的氛圍始終是熱鬧且歡快的,算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慶功宴了。
當然,既然是慶功宴,對於有功之人,自然是需要進行獎賞了,不過,李安所能給他們的獎賞不會很多,畢竟,李安與他們一樣,都是為大唐朝廷效力的,若要進行大規模的賞賜,那也應該是朝廷負責賞賜才對,而不是讓李安來賞賜,尤其是官位的提升,必須是朝廷說了算的,李安最多也就只能提個建議罷了,並不能最終決定麾下官員的提升和任免,除非是非常低階別的官員,李安可以先斬後奏,隨意的進行升遷和罷免,而最終還是要有朝廷的確認,並改換官印。
另外,所有官員辛辛苦苦開闢海上絲綢之路,為的可不是李安的利益,為的是整個大唐帝國的利益,如此,大規模的賞賜自然也需要大唐朝廷來負責了,李安能請他們吃頓飯就算不錯了。
“幾位吃飽了沒有?”
李安看著從自己身旁走過的幾名大臣,開口笑著問道,也算是一種問候罷了。
“吃飽了,吃飽了,吃的特別好。”
“此次成功開闢海上絲綢之路,李侍郎當居首功,我等唯李侍郎馬首是瞻。”
“山洞氣候宜人,在此處設宴是極佳的位置。”
幾名麾下官員隨口說道,都是些客套話,沒有太大的意義。
李安隨意的與眾人寒暄一下,鼓勵眾人繼續努力,為大唐效力,然後所有這些吃撐了的傢伙,全部在巖洞內三五成群的欣賞景『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