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九十一章 紅海,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艾布***不想在阿爾城的問題上耗費太多的時間,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曼蘇爾交給他的任務是一個月內活捉阿爾提克,而阿爾提克並不在阿爾城,而是在南方百里外的邁亞城。
雖說先攻破阿爾城,可以更好的保障大軍的糧道,但他已經盡力了,卻在很長時間內都未能攻破阿爾城,如此,他自然不能繼續使用這個老規矩,他要突破思維桎梏,選擇繞過阿爾城,直接進攻邁亞城的戰略,並將阿爾城留給剩餘的兵馬慢慢的啃。
留下的兩萬呼羅珊騎兵,實力也是不弱的,他們原本負責警戒四周,現在,他們不需要防備四周了,只需要好好圍住阿爾城就可以了。
並且,他們還可以進行不緊不慢的進攻,比如在外圍挖地道,一步步的通向阿爾城,若是這個地道真的能夠挖通的話,就憑留下的兩萬兵馬就能攻破阿爾城,當然,若是以被發現了的話,那就比較慘了,很有可能導致地下計程車兵被團滅。
齊雅德所說的對方騎射部隊的威脅,艾布***也考慮到了,所以,他已經給麾下的兩萬兵馬下達了命令,不允許他們隨意的分散部隊,更不允許輕敵,只要提高警惕,應該問題不大。
當然,這只是艾布***的一廂情願,阿爾提克麾下的這些騎射部隊,都是經過大唐將士訓練的,每一支千人隊裡都有多名大唐將士,戰鬥力絕對是不弱的,而艾布***顯然低估了這一點,從而給他麾下大軍的糧道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齊雅德的擔憂並沒有引起艾布***的注意,大軍還是準時離開了阿爾城,奔向南方百里外的邁亞城,那裡是阿爾提克勢力的大本營,擁有最龐大的兵力和最精銳的力量,只要攻下邁亞城,就可以活捉阿爾提克了。
大軍的準備和出征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大約需要兩三日的功夫才能抵達邁亞城周邊,而阿爾提克派出的斥候,必然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獲知敵軍來襲的訊息,從而做好一切戰鬥準備。
在紅海方向,李安所率領的龐大船隊已經在北上的途中了,他們的目的地是最靠近地中海的紅海最北端,而他們此行的目的是要在那裡建立一座完全屬於大唐的城池,並在此後開挖大唐運河,將紅海與地中海貫通,從而便於商業的往來。
因為與阿爾提克的協議裡說的非常清楚,整個運河所處的半島都是大唐的國土,而具體的國土有多大,邊界在什麼位置,則並沒有說清楚,如此,李安在抵達實地的時候,就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多分一點土地了。
不過,不論如何,歷史上的西奈半島是必須要全部掌握的,若是按照紅海右邊分支的自然延伸,則整個以色列的土地也在李安所要求的範圍內,而這個範圍內有一個死海,日後將會是一個很不錯的旅遊景點,非常值得擁有。
紅海從地圖上看是一個很窄的海洋,可實際上卻並不窄,紅海的最寬位置足有五六百里,是一個很遠的距離,而就算是比較窄的位置也有好幾百裡,所以,船隻行駛在紅海之中,完全不會有侷促的感覺,仍然可以感受到大海的博大。
紅海的長度足有四五千裡,這個距離是非常長的,按照大唐船隊日行千里的標準,也需要四五天的時間,才能從亞丁城抵達紅海的最北端,可見紅海的博大。
而紅海之所以叫紅海,自然是因為顏色的問題了,這一片海洋之中有大量的紅藻,這些紅藻會發生季節性的大規模繁殖,從而讓整個海洋變成紅褐色的,如此,紅海的名稱也就有了。
當然,紅海並不是一直都是紅色的,只是在海藻大量繁殖的時候才會這樣,大部分的時間內,紅海是藍綠色的,與一般的海洋並沒有什麼不同。
紅海兩岸比較陡峭,岸邊多事珊瑚礁,天然的良港比較少,真個海域的平均深度只有五六百米,最深的地方有兩三千米,已經算是比較深了,這比大唐渤海的平均水深幾十米強太多了。
另外,紅海的寬度雖然有好幾百裡,但因為兩岸的珊瑚礁生長的特別猛烈,這就讓船隻的通航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甚至這些大量生長的珊瑚礁還會阻礙港口設施,讓船隻無法進出港口,所以,每過一定的時間就要用各種手段對港口進行維護。
還有,紅海處在東非大裂谷的延伸地帶,因為地殼的運動,海底出現了一定的裂縫,岩漿則趁機上湧,海底岩石被加熱,海水底部的溫度較高,所以,紅海是世界上溫度最高的海域,而相應的,紅海的鹽度也是最高的。
死海的鹽度是超過紅海的,但死海並不是海洋,只能算是一個面積還算可以的鹹水湖,如此,自然也就無法搶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