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章 景區都有故事,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步了,那也就意味著沒有回頭路了,只能一路勇敢的走下去,不撞南牆不回頭,不見黃河心不死。

在決心方面,拉赫曼已經想的非常清楚了,他是絕對不會退縮的,否則,等待他的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而在具體的應對細節方面,他顯得非常的謹慎,還沒有拿定主意,還要根據事情的變化來臨時做決定,至少,也要等見到雙方的人馬才好。

在查理大帝王國的都城,查理大帝也在忙碌之中,前不久南下進攻拉赫曼王國的戰敗,讓王國的內部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光是撫卹陣亡士兵就是一個很大的工程,所需資金頗多。

另外,為了防止拉赫曼起兵報仇,查理大帝還需要在邊境駐守精兵,修建防禦設施,囤積戰爭物資。

而這些都是需要資金和人力支援的,很多重要的事情還需要查理大帝親自拍板才行,比如較大的資金撥款,沒有查理大帝的拍板,屬下的大臣是沒有權利私自調撥的。

所以,查理大帝也是焦頭爛額,他心裡非常的鬱悶,一路攻城略地都相對比較順暢,他這是第一次遭遇瞭如此重大的失敗,心情可想而知。

不過,事情既然已經生了,後悔是沒有用的,勇敢面對才是一位王者應該做的事情。

查理大帝當然不會被失敗嚇倒了,他透過這一次的失敗,瞭解了對方的實力,並下定決心一定要解除南方的威脅。

當然在,這裡的威脅不僅僅是政權方面的威脅,更多的是宗教方面的威脅,因為查理大帝是基督教的堅定支持者,而拉赫曼是信仰***教的,兩個教派的信仰自然不可能相同的。

既然雙方擁有不同的信仰,那麼,這種信仰的矛盾就是難以調和的,如此,自然就會引起一系列的爭鬥,他們之間的關係,自然也就難以真正友好了,就算他們進行和談,最多也就是個互不侵犯,井水不犯河水,想要變成友好的鄰邦是絕對不可能的。

這一次,查理大帝派遣使臣去科爾多瓦和談,既不是真的要與拉赫曼和平共處,同時也並不是為了刺探拉赫曼王國的情報,畢竟,查理大帝要想知道對方的國內情況,有一萬種方法,並不需要明著派遣使臣前往。

而查理大帝派遣使臣團隊進入拉赫曼王國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聽到了大唐船隊要去科爾多瓦的訊息,對於大唐他們不是很瞭解,但知道大唐非常厲害,所以,他們顯得有些緊張,萬一拉赫曼獲得了大唐的援助,對於他們來說就非常的不妙了,甚至可以說是滅頂之災。

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生,查理大帝藉著和談的幌子,派遣自己的得力屬下前往摩爾多瓦,試圖透過觀察,瞭解大唐船隊的情況,甚至,還可以與大唐取得聯絡,表達自己願意友好交往的需求。

“國王,我們的人已經進去了,拉赫曼同意與我們和談,我們的人最多兩天就可以抵達科爾多瓦,大唐方面的人,估計也在兩天之內抵達,到時候,我們就能搞清楚情況了。”

部下說道。

查理大帝輕輕拉伸自己的小鬍子,點頭道:“好吧!讓他們小心一點,有什麼新情況,要及時的彙報回來。”

“好的,偉大的國王。”

部下應道。

拉赫曼王國是在歐羅巴大6上,但其實就是一個半島,只是因為半島的面積太大了,所以,完全感覺不到是半島。

在王國版圖的內部,主要的水系就是都城南部的瓜達爾基維爾河,其餘的河流基本上都是這條大河的支流,這條大河可以稱為整個王國的母親河,是王國最為重要的一條河流,相當於華夏帝國的長江黃河。

這條河流孕育了當地的文明,為當地的農業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水源,若是沒有這條河流,拉赫曼王國的農業就沒法展了,當地的文明也就不復存在了。

而因為是一條主要的大河,所以,瓜達爾基維爾河的寬度和深度還是很有保障的,大型船隻在河內行駛是毫無壓力的。

李安的大唐船隊已經行駛了好幾天,因為有人帶路,所以,一路上非常的順利,幾乎就沒有遇到什麼險情。

大河兩岸的風景也是很不錯的,遇到風景特別好的時候,李安會讓船隊減慢行,然後躺著或者站著,靜靜的欣賞兩岸的美麗風光,甚至,讓船隻直接停下來,上岸欣賞美麗的景色。

正是因為李安不放棄欣賞美景的機會,所以,行程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一些影響,抵達摩爾多瓦的時間,比預計的時間晚了一些,而查理大帝的部下卻是日夜兼程的趕來,兩者一個不緊不慢,一個快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巔峰聖武

亂世統帥

凌天圖

粘豆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