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五十七章 室利佛逝,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安覺得只要原龍牙門國王,與他的一大家子人,能夠勤勞認真的耕種,是完全能夠養活自己的,八百畝土地養活五十人,還是沒有問題的,若是他們的腦袋足夠聰明,種點經濟作物,日子應該會比普通的百姓還要好些,畢竟,李安已經非常照顧他們了,給他們分了最好的良田。

不過,最大的問題是這些傢伙到底願不願意好好幹活,畢竟,他們都曾經是錦衣玉食的王族,都是被別人伺候慣了的,讓他們拿起農具去田地裡幹活,他們的小身板確實比較難以適應,累個腰痠背痛是最正常不過的了,說不定還能累個一病不起呢?

國王年紀大了,就算努力幹農活,估計也使不上多少力,他的那些兒孫都是年輕人,只要努力吃苦,倒是可以認真的幹好活兒,只要他們願意虛心學習就行。

年輕的王妃們也是可以幹活的,他們都是很好的勞動力,種地之類的農活並沒有多高的技術難度,只要辛苦的幹活就行了,普通百姓家的女兒能幹農活,她們為什麼就不能幹呢?

剛開始幹農活的時候,她們肯定會很不適應,因為他們沒幹過如此繁重的勞動,渾身都會不舒坦,但只要花幾個月的時間適應一下就好了。

幹農活是一項體力消耗很大的運動,雖然很辛苦很累人,但這項運動是創造糧食的運動,是非常有價值的,而且,體力勞動會增強一個人的體質,讓人的體質越來越強壯,身體越來越健康。

古代的很多明君都要自己親自種地的,一是為了給天下人做表率,體現皇帝對農業領域的極度重視,讓老百姓安安心心的種地,二是為了消遣和陶冶情操,種地一直都是一件非常陶冶人情操的事情,看著綠油油的植物一天天的長大,人的心情也會變得非常美好。

另外,皇帝種地都會有很多人幫忙,真正動手的時間並不多,大部分髒活累活都是別人乾的,他只需要站在田地裡,偶爾用農具給田地鬆鬆土,或者親自給某個區域的蔬菜澆澆水就行了,剩下的時間,皇帝都喜歡站在自己的皇家菜園子裡欣賞,欣賞自己的菜園,看著太監們宮女們忙碌,這種感覺不是一般的舒服。

而由於宮女和太監都是皇帝的私有財產,他們辛苦種地都是在幫皇帝,所以,這些土地上的所有產出都被打上皇帝的標籤,都被稱為皇帝親自種的,若是取一斤綠菜送給大臣,便會讓大臣感激涕零,因為大臣們覺得這些蔬菜都是皇帝親自種的,其實呢?大部分都是宮女和太監在忙活,皇帝只是偶爾過來打醬油罷了。

可不論如何,這些蔬菜確實出自皇帝的御用菜園,這一點就足夠榮譽了,足夠讓大臣們心情激動了,另外,皇帝每天看著這些蔬菜長大,這些蔬菜都是沾了貴氣的,賞給大臣也是為了體現皇帝對某個大臣的重視。

李安此刻還有重要的事情要辦,他近期就要啟程前往印度洋了,實在沒有功夫過多的去管龍牙門國王的事情,反正土地已經賞賜給他們了,還給他們留了不少植物的種子,足夠他們起步了。

另外,附近的百姓也承諾會教國王一家種地,而且,不會收取任何的費用,算是非常照顧他們原先的國王了,就是不知道國王一家會不會感激附近的百姓。

“大兄,所有兵馬都已經集結完畢了,隨時可以出發去印度洋了。”

李飛羽開口說道。

李安看著眼前的地圖,開口道:“我們就要啟程去印度洋了,不過,馬六甲海峽我們已經很瞭解了,羅越國我們也已經去過了,所以,這一次出發去印度洋,我打算繞路而行,先向東行進,經過室利佛逝和訶陵國,並從兩國之間的海峽穿過,然後繞著蘇門答臘島的背面行進,經過婆露國和勝鄧國之後,就可以進入印度洋了,這一路要花費不少時間,不過,也可以欣賞到很多風景,更可以瞭解我們之前在馬六甲所不瞭解的情況,所以,我決定捨近求遠,走這一條路。”

很顯然,李安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做出這個決定的,馬六甲距離印度洋只有一步之遙,若是直接向西行進,一兩日的功夫就可以進入印度洋了,而若要向東行進,繞道巽他海峽,則至少要耽誤很多時間,再加上拜訪沿途諸國,估計沒有半個月時間,之進不了印度洋的,若是耽擱的嚴重了,說不定能耽誤一個多月。

不過,李安對這一路所需要經過的國家很感興趣,更對巽他海峽很感興趣,在大唐通往印度洋的方向上,馬六甲海峽無疑是最近的一條,而其次的一條就是巽他海峽了,儘管大唐完全有能力全面控制馬六甲海峽,但作為備用資源的巽他海峽也不能不過問,而且,巽他海峽的可透過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我怎麼穿越成楚雲飛了?

遙遠沒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