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逍遙,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安現在的情況,就猶如一個穿棉襖的人,站在雪地裡欣賞美麗的風景,龐大的蒸汽船隻足夠可靠,完全不用擔憂這麼大的船舶被海浪吹翻,如此,站在指揮台上欣賞船隊搏擊海浪,將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這些蒸汽船隻,全都是李安設計的,他對自己的技術很有信心,相信自己親自設計出來的船舶,完全能夠經得起海浪的考驗。
巨大的海浪一浪接一浪的襲來,重重的擊打在唐軍船隊上,但大唐船隊的船隻已經結伴,面對巨大的海浪是毫無畏懼,迎著巨大的海浪繼續前行,彷彿在與天地相爭。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同時也是大國的力量,若李安來到這個時代是一個小國,則就算有再多的想法,也很難付諸實施,因為很多好東西,只有大國才有可能負擔得起,小國資源有限,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負擔起的。
李安非常慶幸自己來到了大唐這樣的大國,而大唐帝國也應該慶幸存在李安這樣的超級人才,否則,再大的國家也難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技術的積累需要時間,所以,大唐海船目前最大的噸位只有幾千噸的樣子,滿載五六千噸,還是毫無問題的,蒸汽炮船最大的有三千噸左右,其中,船體的大部分材料是上好的木料,中間需要加強的地方使用了更堅固的鋼鐵。
這只是目前的情況,日後技術先進了,完全可以製造噸位更大龐大的海船,上萬噸是最小要求,十萬噸級別的超大型船舶都完全可以嘗試。
因為現在的船隻噸位還是太小,所以,在面臨巨大海浪威脅的時候,需要鎖在一起對抗風浪,若日後製造出十萬噸的大型船隻,面臨眼前這種大風浪的時候,就完全可以無視了。
“李侍郎,這一次的風浪可真是夠大的,幸好離開大唐之前,我們就做過這方面的準備了,否則,指不定要損失多少艘船呢?”
一名官員心有餘悸的說道。
李安點頭道:“最主要還是這些船隻太小啊!若是能再大十倍就好了,這樣一來,遇到眼前這種大風浪的時候,就完全不能緊張。”
說完一臉的遺憾之色,覺得自己負責研發的船隻太小了,完全不能滿足需要。
官員眼睛睜的大大的,疑惑道:“李侍郎,這麼大的船舶還小嗎?這些算得上是我大唐最大的船舶了,若要增加十倍重量,那得多大的個頭啊!”
很明顯,這名官員,對眼下船舶的個頭已經非常滿意了,不太相信李安還能建造更加龐大的海船。
當然,以李安的能力,是肯定能夠國做到的,只要進行技術的積累,十萬噸的船舶,根本就算不了什麼,日後,大唐肯定要建造十萬噸的商船,這樣,商業運輸的成本才能更好的降低。
十萬噸船舶,想想心裡就興奮,如此龐大的船舶放在海洋裡,完全能夠抵擋颶風的考驗,就算沒有颶風,平時也比一般的小型船隻穩定,人處在這樣的大型船隻內,會感覺非常舒適的。
也就是說,越大型的船舶,人生活在上面就會越舒適,船舶的自持力也遠遠超過小型的船舶。
所以,理論上,船舶建造的越大就越好,但也不能建造的太大,若是船舶建造的過大,控制起來就顯得不那麼容易了,而且,對航海線路的要求也會變大,一些吃水比較淺的地方就不能透過,另外,對港口的要求也較高,若港口的水深太淺,船舶將無法在這樣的港口停泊。
所以說,船舶的最佳噸位,就是要在滿足大部分港口吃水的情況下,儘可能的建造的大一些。
另外,隨著港口逐步向深海港發展,船舶的噸位也會逐步上升,比如,大唐這個時代,千噸的船舶就已經算得上是大船了,而在後世船舶工業輝煌的年代,十萬噸的船舶,那才能算得上是大船,千噸的小船根本就不值一提。
這就是技術的進步,還有港口發展決定的,而因為港口的自然條件的限制,建造大量深水港口不太現實,所以,船舶的噸位發展遇到了一個瓶頸,那就是在噸位達到幾十萬噸之後,就不能繼續增加噸位了,否則,全球大部分港口都不能停泊,如此,將大大限制船舶的機動靈活性,從而喪失經濟性。
當然,因為港口的數量太多,還是有很多小港口無法滿足停泊大噸位船舶的要求,如此,某些地理位置優越的深水港,就獲得了非常好的發展良機,成為大型船舶的運輸中轉站,漸漸的富裕了起來。
大唐這個時代的港口深度,大部分都是天然形成的,很少有人工開挖的痕跡,如此一來,自然條件就決定了港口的深度,有的沿海地區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