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九十一章 婆露國,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安的下一站是婆露國,也是一個很小的王國,這個小國的人口僅有數萬,兵馬就更少了,只有一千多,力量如此孱弱的婆露國僅有自保的實力,而沒有對外侵犯的實力。
由於婆露國處在馬六甲海峽的背面,來往的商船並不多,為此,商業並不發達,算是比較窮困的小國了,不過,也正因為如此,這個小國躲過了海盜的侵襲,在整個婆露國沿海,完全就見不到海盜的影子,畢竟,海盜也是要追逐利益的,沒有商船可供掠奪,他們才不會傻傻的呆在這裡呢?
據說婆露國建國已經有百餘年了,而國王的祖先是大唐的廣州人,因為隋末戰亂波及到了廣州,為了能過上安定的生活,所以,他們帶著族人和百姓,不遠萬里來到婆露國這裡定居,並逐步演變成一個王國。
不得不說,婆露國這個位置,是個天然的養老所在,因為偏居海外,所以,中原王朝再怎麼折騰,也無法影響這裡,而由於地處繁忙海上通道的背面,海盜也不願意光顧這裡,如此一來,此處將永遠和平安定,老百姓的幸福感自然很高。
當然,老百姓的幸福感,不僅僅取決於環境的安定,同時也要考慮物資是否充足,貧窮是很難讓人感受到幸福的,這一點在任何地區都是如此。
婆露國所處的位置,保證了其長期的安定生活,但富裕程度就完全無法保證了,畢竟,這裡遠離海上貿易通道,沒有商業的刺激,老百姓的勞動積極性必然不夠高,不貧窮是不太可能的,只是由於熱帶雨林的動植物比較多,所以,填飽肚子還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但人心都是嚮往富貴的,沒有任何一個人渴望貧窮,所以,只要讓婆露國的老百姓看到外面的世界,他們就一定會羨慕外面的花花世界,從而對自身所處的家鄉產生不滿,只有處在亂世之中的人,才渴望安定,而處於安定貧窮之中的人,則渴望的是富貴。
婆露國為了維持本國的穩定,實行的是閉關鎖國的政策,除了少量商人之外,普通老百姓不可以隨便離開自己的家鄉,以免沾惹了外面的不好習氣。
這種政策雖然弊端很多,但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老百姓的思想比較純正,更願意做奴隸,不知反抗為何物,這對統治階級是極為有利的。
比如,後世的很多閉關鎖國的國家,都會出現神奇的一幕,比如,國家領袖隨便說了一句話,那就是真理,普通人說了同樣的話,則什麼都不算,因為身份不同,所以,同樣的幾個字,所代表的含義就完全不同了。
還有就是領袖去某個企業視察,隨便說了幾句鼓勵的話,則這個企業的產值立馬就提高了一個檔次,領袖隨意指導一番,企業就能渡過難關。
如此,這些領袖已經不是普通人了,而是神一般的存在,甚至,比天上的神仙還要厲害,讓人只能膜拜。
所以,閉關鎖國是為了愚民,從而讓老百姓便於統治,對統治者非常有利,但這種方式嚴重遏制了老百姓的思維,會導致國家落後破敗,如此,當實力強大的外敵入侵的時候,就顯得非常無能為力了。
李安明白婆露國統治者的心態,知道這個小國的統治者不願意與外界有過多的牽扯,也就是不願意加入大唐所主導的海上絲綢之路合作框架,而這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大唐帝國的利益,婆露國雖然距離馬六甲有一定的距離,但並不是太遠,大唐帝國為了長遠發展,需要走出去,婆露國是必須要合作的物件,不能任由其繼續閉關鎖國下去,畢竟,這裡將存在大唐帝國的利益,這裡的資源和人力,必須要為大唐帝國服務,這一點是必須要明確的。
說的簡單一些,李安此次前往婆露國,就是要用威懾的手段,開啟婆露國的國門,讓婆露國成為大唐合作框架內的一份子,讓其成為大唐帝國的附庸。
若婆露國識大體,同意與大唐帝國合作,則一切都好說,若是他膽敢不合做,拒絕大唐帝國的合理要求,則李安就不會跟他們客氣了,直接推翻他的政權,讓願意合作的人當政。
也可以這麼理解,李安這一趟海上之行,是帶有以武力做後盾,強迫沿途國家加入大唐合作框架的意味,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大唐帝國的利益,讓了讓大唐帝國更加的強大。
若是之前的大唐,完全沒有必要費這麼大的勁,只可惜自從李安來到這個時代之後,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唐的工業化完全崛起了。
而工業化生產的速度是人工的很多倍,如此一來,不論是生產的原材料,還是產品銷售的市場,都會顯得越來越不足,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大唐工業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