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八十四章 野人,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天給你關上一扇門,必然會同時為你開啟一扇窗,災區受損嚴重,好多百姓種植的植物都被泥石流給埋了,讓百姓損失慘重,但山體滑坡同樣讓埋藏在此處的鐵礦石暴露了出來,相當於給災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補償。
老天也是會補償的,古今中外,很多例子都能說明這一點,大唐的黃河經常發大水,給百姓造成極大的損失,但也衝擊出了可供種植作物的平原,養活了河兩岸的百姓,火山噴發會給附近的百姓帶來災難,但火山灰和火山熔岩,也會給附近的百姓提供不可多得的財富。
熱帶雨林氣候好,植物和動作眾多,讓人的生存變得容易,但也會讓人變得懶惰,從而不願意去思考和研發新的東西,溫帶有四季的變遷,生存條件極為艱苦,可這也促進溫帶的百姓努力奮鬥,發展出了一個又一個的文明,比熱帶的原始社會強多了。
“這個鐵礦有多大的規模?”
李安關心的問。
“肯定不小,這一大片山體都露出鐵礦石了,遠處那些沒露出來的,或許也有鐵礦,估計大規模開採百年不成問題。”
部下興奮的說道。
這麼多的鐵塊資源,都讓落後的訶陵國自己開採,估計十萬年,他也開採不完,所以,大唐帝國無論如何都能分一杯羹,而且,李安早就有言在先,要訶陵國配合大唐的一帶一路政策,服從大唐的利益,所以,訶陵國國王也沒有理由阻止大唐對此處鐵礦的開採,而且,只要開採這裡的鐵塊,訶陵國朝廷和附近的百姓都能得到極大的實惠,是多方都得利的好事。
“真是福禍相依啊!想不到這裡的災難搞出個聚寶盆,真是太有趣了,國王殿下,你們算是發財了。”
李安開口感嘆道。
“哈哈!小王也是沒有想到啊!不過,有錢大家一起賺,訶陵國歡迎大唐商人來這裡開辦鐵礦。”
訶陵國國王倒也識趣,直接表明了態度。
李安非常高興的點了點頭,讚賞道:“本官就喜歡國王殿下這態度,放心吧!日後若是遇到什麼難處,只管找大唐朝廷,我們是友好鄰邦,一定會盡力幫您的。”
客氣話當然要多說一些了,反正又不需要一定兌現,說的越多越好,對方聽了心裡也高興。
張霸天率領的大唐商人考察隊,目前還沒有一個抵達訶陵國的,這也是因為訶陵國距離馬六甲海峽稍微遠一些,並不處在貿易航線的關鍵位置,一旦開發運輸成本會稍微高一些,所以,他們要先考察別處,在考察清楚之後,才會考察這裡。
此處已經發現大規模優質鐵礦的訊息,自然是要儘快通知張霸天他們的,以讓他們儘快決定是否過過來開採鐵礦。
附近山體滑坡露出鐵礦的訊息,很快就在所有人之中傳開了,當然也包括那些受災的災民。
所有人都知道鐵礦是個掙錢的礦場,尤其是訶陵國這樣的小國,生鐵的產量並不高,所以,開採鐵礦絕對是一個掙錢的行業。
災民們全都蠢蠢欲動,想要獲得這裡的鐵礦資源,以改善自己的生活,但此刻,他們的肚子都難以填飽,想要去開採鐵礦,只能是痴人所夢,所以,他們也只能在心裡想著,並不能真的去開採鐵礦。
在所有的資源之中,食物永遠排在第一位,若是肚子都吃不飽,一切都無從談起,所以,即便眼前的鐵礦再掙錢,災民們也不能去觸碰,他們現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儘快獲得足夠的食物,填飽自己的肚子,然後,還要儘快種植作物,以獲得穩定的食物來源,在食物來源能夠完全滿足之後,才能考慮加入採礦的大軍。
看著近在眼前的財富卻不能獲取,災民們很眼饞,也很無奈,他們還要挺住一段時間,待食物完全能夠滿足生存需要之後,他們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加入到開採鐵礦的行業了。
“走,我們去看看山上的鐵礦。”
李安想親自去滑坡的山體上看看發現的優質鐵礦,他對鐵礦還是很有認識的,能夠很好的區分鐵礦的品質。
“李侍郎,山體滑坡的位置都比較危險,屬下覺得還是算了吧!屬下讓人拿些鐵礦石過來,給李侍郎過目。”
部下勸阻道。
“是啊!李侍郎,還是算了吧!太危險的地方,我們不適合過去。”
訶陵國國王也勸道。
“不親自去看看,怎麼能知道具體的情況呢?找一個安全的地方不就行了。”
李安堅持要親自去看看滑坡露出的鐵礦石。
部下拗不過李安,只得在前方帶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