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四百零八章,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要船工開口,他們至少都要給一點,但大頭都是自己的,最多也就讓船工們嚐嚐味道罷了。

李安把釣上來的所有魚都給烤了,但只給自己留下了最大的一條,其餘的所有烤魚都送給船工了,這些船工是船隻安全行進的保障,對這些船工好一些,也是應該的。

一條三斤的烤魚,去掉內臟和水分,最後烤熟也有一斤半,而兩隻扁毛畜生烤熟之後足有七八斤,這些已經是吃不下,不過,陳龍有些小氣,不願意將自己射殺的兩隻扁毛畜生送給船工,一頓吃不完,他要留著第二天繼續吃,李安也不好強迫陳龍把吃不完的送給船工,只能由著他。

李安一路上走的並不快,還耽誤了不少時日,按理說,後面的楊暄一行人應該早就追上來了才對,不過,李安一行人少,全都坐船順著汶水南下,而楊暄一行人,並沒有在汶水上游遭到足夠數量的船隻,無奈之下只能走陸路,從松州下了火車之後,行進的速度就一下子慢了下來。

五千人馬不是小數目,在陸地上一天能行進五十里就算非常不錯了,而走水路的話,一天起碼能走一百里以上,甚至二百里都不是不可能,畢竟,在陸地上行進需要紮營休息,一天真正行進的時間只有四五個時辰,而走水路完全可以十二個時辰持續行進,一刻也不用停下,而在順流而下的情況下,速度就更快了。

走水路不但行進的速度更快,而且,人也更加的舒服,船隻在水裡行進,只要船隻夠大,水浪不大,基本上還算是比較平穩的,水本身就是柔和的,而陸地行進就不同了,蜀中的道路並沒有那麼好走,顛簸是難免的,騎馬也比較辛苦,步行就更加的辛苦了。

也是楊暄命不好,帶著五千人馬拖累了,要是也像李安這樣,只有五百人,隨便找點船隻就能順流而下的,也不用去受陸路行進的苦了。

蜀中的道路不是太好,通訊自然也是比較落後的,李安能夠得知對方的位置,都是兩天前的訊息了。

“李侍郎,朝廷派遣的欽差,兩天前已經到汶山了,此刻應該進入岷山了。”

一名小吏開口彙報道。

“這楊暄走的夠慢的,才到汶山,現在應該到我們抓大熊貓和金絲猴的地方了,確實走的夠慢的。”

李安開口說道。

按照李安的估計,對方距離自己至少還有二百里的路程,按照一天五十里的行進速度,也還需要四天才能抵達這裡,實際行進的速度可能還沒有這麼快,畢竟,這一路走來,李安從河邊也看到陸地上的路況了,在如此崎嶇的路況條件下,一支五千人馬的隊伍,行進的速度很難超過一日五十里,這可是一支要前往東女國的隊伍,攜帶的各種物資肯定不是一般的多,畢竟,這支隊伍代表的是大唐這個帝國,肯定是不能寒摻的,到了東女國之後,這些禮物是要送給高層的,每個東女國高層肯定都會有份的,這樣才能體現朝廷的誠意,讓這些一心歸附的人心裡暖暖的。

李安不會停下來等待後面的隊伍,自己一路走一路欣賞風景,一路體味風俗民情,才是最舒服最愜意的旅途。

休息一夜之後,第二日一早,李安的船隊立即出發,繼續往益州方向前行,爭取早日抵達益州,到了益州之後,就可以走陸路前往東女國了。

從桃山這裡出發,很快就要進入彭州境內了,而過了彭州之後就進入益州境內了,劍南道的治所就在益州之中,這一次走水路的終點就是劍南道的治所益州城,最多休息幾日,就會直接前往東女國,沿途順便看看地形,為日後修路做好鋪墊。

因為在桃山耽誤了一天,而李安又想快些抵達目的地,所以,船隊的行進的速度比較快,一整個白天至少行進了一百二十里,在黃昏的時候,李安站在甲板上看到了岸邊的一個不小的城鎮,這個城鎮距離河邊僅有三五百米,從規模來看,人口應該不低於兩千,算是一個規模還不錯的鎮子,很多縣城也不過如此。

既然天晚了,有到了靠近鎮子的地方,李安自然要停下來休息一下。

當船隊完全停靠好的時候,天色已經很暗了,伙伕們正在忙著做晚飯,李安也在岸邊閒逛。

按說,一般的縣鎮到了晚上的時候,是肯定要關閉大門的,人員的活動也會停止,大部分人都會吃飯睡覺,但現在天都已經黑了,可遠處的鎮子裡卻熱鬧的很,好像在搞什麼活動,而且,陸續有人離開鎮子,前往鎮子外面的一處小廟走去。

雖然距離太遠看不清楚,但基本也能猜出是個普通的龍王廟啥的,絕對不是寺廟,從建築風格就能看得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巔峰聖武

亂世統帥

凌天圖

粘豆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