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蜀中的大輪小車,堪稱是大唐時代的全地形車,雖然它並沒有全地形透過能力,但大部分崎嶇難行的地形都能透過,大坑,小坑,淤泥地,積雪地,不太深的河流等等,都能順利的透過。
因為前往東女國的道路,難免會遇到小河,也就是雪山積水形成的水流,在這些水流透過的地方,完全可以建造一座小橋,以方便來往之人通行,但造橋是需要花錢的,若是人口來往密集,朝廷也就建造一座橋了,而在人員來往不是太緊迫的情況下,朝廷就不願意花錢造橋了,況且,這些水流都不深,很多較淺的位置,只有人的膝蓋這麼深,完全可以徒步涉水過去,如此,來往的人們也就只能涉水過河了。七八中文首發 7*8zw. m.7*8zw.
受制於季節等因素,這些可以涉水過河的地方,水深是不固定的,最淺的地方也會出現比膝蓋還要深的情況,對於行人來說,直接把褲子捲起來就是了,而對於貨運的車輛來說,若是車輛完全沒入水中,車上的貨物就會被打溼,而有些貨物是不能被打溼的,一旦溼了就報廢了,所以,在有可能打溼貨物的情況下,車輛需要在岸邊卸貨,然後,使用人力或者木筏將貨物安全的送過去,之後,再在對岸重新裝車運走,如此必然會大大耽誤時間,也增加了運貨隊伍的體力消耗,更容易出現各種風險。
若是車輛的輪子更大,則可以涉水的機率就要大得多了,由於車輪大會抬高貨車底部的高度,從而讓貨車上的貨物不容易被水打溼,只要水深不超過車輪半徑,就可以直接讓馬車透過,從而極大的節約了趕路的時間,也極大的降低了各種風險。
常年在這些道路上行走的趕車人,都知道每條河流的深度,所以,他們對應的打造了這些車輪很大的平板車,因為他們心裡很清楚,這些大車輪可以直接越過大部分的小水坑,可以給他們省去很多的麻煩。
李安站在車輪的旁邊,發現這些車輪比自己還要高一些,而普通車輛的車輪僅有半人高,也就是說,這些車輪的高度是普通車輪高度的兩倍,相應的,這種車輛的涉水深度自然也是普通車輛的兩倍了,普通車輛只要遇到超過膝蓋高度的水域就難以透過,而這種大輪車可以直接越過深度達到人腰部的高度。
一般來說,沿途遇到的平緩河流,很多比較淺的位置,水的深度也有膝蓋的高度,用小輪車很危險,而用大輪車就毫無問題了,就不用擔心車上的貨物被水浸泡了,而且,水下的路面也並不平坦,肯定會有一些小坑和石頭啥的,對於小輪來說非常麻煩,而對於巨大的車輪來說,這些都不算事兒,很容易就能輕鬆的透過了,所以,大輪車真的非常有優勢,而且,這個優勢還不是一般的大,能給趕車人帶來極大的便利,所以,就連李安的座駕也是大輪馬車。
有了這些大輪平板車,李安也沒啥好擔心的了,這一路上的補給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了。
沒多久,楊家答應贈送的牲畜禽蛋和部分優質糧食就送了過來,這些裝滿了整整二十車,而且,還是小輪的大車,若是用小輪馬車裝載,至少需要三十輛才能完全容下,這大大超出了護衛隊伍原本的打算。
“李侍郎,這楊家突然送了這麼多東西,我們租用的馬車怕是不夠用了。”
陳龍突然開口說道。
李安點頭道:“這個我豈能不清楚,不過,也沒啥不好解決的,這些雞鴨先殺大半,吃不完的放在一起可以節省很多空間,如此,也就用不著三十輛這麼多了,再說了,每輛車多裝一點就是了,這一路走過去,隨著不斷的消耗,每輛車的貨物都會逐漸減少的,等走到難行的山路時,每輛車起碼能減輕三分是一的重量,所以,不用擔心裝不下,要是半路上車壞了,那就更好辦了,直接扔掉一些就是了。”
對於處理問題,李安向來是比較乾脆的,從來不會拖泥帶水,拖泥帶水不是李安的風格,反正有的是自願,並不在乎些許浪費。
“這樣也好,先殺大半,讓大家都好好的吃上一頓好肉,然後明日一早上路。”
陳龍比較認可的說道。
雖然楊家送了不少牲畜家禽,但對於一支幾百人的隊伍來說,也並不算很多,若是敞開了吃,一個壯漢一頓就能吃掉一隻雞,所有的雞鴨鵝都宰殺了,也不夠大夥兒吃一頓的,豬和羊合起來也就兩天就能吃完,所以,消耗起來是很快的,攜帶再多的食物也不會是很大的負擔,只能是暫時的負擔。
明日一早隊伍就要上路了,這一路上必然是非常艱苦的,所以,隊伍計程車氣非常的重要,在出發之前讓所有人吃頓好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