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西部羈縻區的各大族,雖然維持著表面上的和平,但因為仇恨已經形成,所以,暗地裡的鬥爭仍舊不少,還有一些性格特別犟的家族成員選擇脫離族群,以獲得更自由的快意恩仇,久而久之,這些失去依靠的傢伙就成了打家劫舍的山賊了。
只是這些山賊也是有原則的,那就是不會打劫自己族群的人,只打劫有仇族群的貨物,明明乾的是打家劫舍的勾當,卻硬是將自己抬高到了族群仇恨的高度,好像自己乾的都是正義的事情,其實都是非常狹隘的觀念,他們就是十足的山賊。七八中文天才 對於西部羈縻區的亂象,自然有人上奏大唐朝廷,希望朝廷能夠管管,但朝廷哪有閒心管這個事情,這些羈縻區太過於偏遠,對於大唐朝廷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利益,自然是不太願意管的,雖然最終也出手了,但也不過就是派遣幾名蜀中的官員,去羈縻區協調一下各方的關係,讓他們坐下來好好談,不要繼續對抗了,至於這些大族是否聽話,那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反正,大唐是不會派兵在這裡維持的,以免給朝廷帶來沉重的負擔。
自古以來,任何一國的朝廷都不希望自己的包袱太重,都喜歡佔領富庶的區域,某些雖然不富庶但戰略地位重要的區域也會硬著頭皮佔領,而對於貧瘠且沒有戰略價值的區域,則就完全提不起興趣了,因為佔領這些區域,所能獲得的利益太少,而所要付出的成本卻很高昂,完全就是得不償失,統治者自然非常不情願去佔領了。
大唐的許多羈縻區,就是這種情況,佔領這些區域負擔太重,而能夠從這些區域獲得的利益太少太少,完全就是得不償失。
當然了,若是對這些羈縻區進行很好的開發,促進這些羈縻區的經濟發展,則又是另外一種景象了,只要這些區域開發的好,也是完全可以成為富庶地區的,如此,佔領這些區域就不會成為沉重的負擔了,但任何區域的開發,在前期都是虧本的,前提需要投入大量的本錢,這讓朝廷很難下定決心。
現在的大唐朝廷,需要投資的專案實在是太多了,每一個專案都需要花錢,而且,還都是大價錢,對於這些忠誠度一般的羈縻區,實在沒有太大的投資興趣。
總之,各方面的因素造成了西部羈縻區的一系列亂象,而這一亂象隨著東女國的徹底歸順,在不久的將來肯定會獲得極大的改善,要不了幾年,這一區域的亂象就會隨著大唐帝國的持續投入而逐步消失,這裡也會逐步變得富裕,只要一條大路修到這一區域,這一區域就能很快富裕起來,這裡有大山區,各種資源肯定不少,水果,山貨,礦產這些肯定都不少,因為運輸的困難,導致這些東西都不知情,山上的木材和礦也沒有太大的開採價值,而只要道路修的足夠好,交通問題徹底解決,則大山裡的各種資源才能成為真正的寶貝,這些大族想不富裕都難。
李安最感興趣的是西部的羈縻區內,是否有各種礦產資源,之前由於交通的不方便,以及這些部落的民風彪悍,大唐的技術人才並沒有進入這一區域進行調查,畢竟,好一點的路都沒有,就算發現礦產資源,也沒有太大的開採價值,交通不好的區域,很難進行很好的資源開發,礦產都是很沉重的,可不是什麼金銀細軟,隨便放在身上就行了,大量礦產必須依靠良好的道路來運輸,沒有良好的道路,礦產就無法進行很好的運輸。
東女國歸附的條件之一,就是大唐要修建一條通往東女國的良好道路,促進東女國百姓的富裕,而通往東女國的道路是必然要經過西部的羈縻區的,這條道路是最好的開發道路,別的路開發起來更加的困難,而一點這條道路修通,則西部羈縻區的交通條件就能獲得極大的改善了,到時候,西部大族就不用爭奪販賣商品的利益了,到時候會有更大的利益等著他們,只要他們的轄區有礦產,他們動員族人去開礦,所能賺取的錢財肯定不菲,還有各種木材,獵物都是可以賣錢的,之前由於道路不通,這些東西都被低價收購,而道路通了之後,這些都可以賣出比較理想的價錢了。
在鶴鳴山停留了兩日之後,楊三郎與麾下的三百人馬陸續返回,而李安的隊伍則出發前往西部羈縻區,隊伍行進的很慢,這糟糕的山路讓隊伍根本就無法走快,一天能走三十里就算不錯了。
在遇到一些非常糟糕的路段的時候,李安只能選擇下車步行,以免因為翻車造成自己的受傷,在這些糟糕的地形上行進,翻車根本就不是什麼新鮮事兒,而是經常會發生的事情,而一旦翻車會造成怎樣的後果,這自然不用多說。
“這山路可真的是太險要了,若是重新修路,這可怎麼修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