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南詔是大唐的附屬國,與大唐的關係比較友好,至少,就目前的情況看,南詔並沒有與大唐對抗的實力,在吐蕃併入大唐之後,南詔只有抱緊大唐帝國的大腿,才能更好的發展自身,這在南詔的高層是有共識的。
不過,當東女國選擇併入大唐之後,南詔的北,東,東南和西北幾個方向就都是大唐的國土了,南詔幾乎是內嵌於大唐帝國之中,這種地緣對於南詔來說可不是太美妙,一旦與大唐的關係破裂,東,北,西北,西南幾個方向會同時面臨大唐兵馬的進攻,想要防守都很難。
所以,南詔自然非常不希望東女國併入大唐,這對於南詔王國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在東女國的境內,自然有南詔的眼線,他們也算是鄰國,派駐眼線和外交機構是最基本的,而這些眼線當然也不是吃素的,經營多年之後,早就已經滲透到東女國的高層,甚至東女王身邊都有南詔的眼線,所以,當趙曳夫要求撤銷國號併入大唐之後,南詔方面馬上就得知了訊息。
對於東女國併入大唐,這本來就是東女國與大唐之間的時候,與南詔王國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但唇亡齒寒的道理南詔自然是明白的,東女國一旦併入大唐,南詔與大唐的邊境線就又多了一些,面臨的壓力也就更大了一分,雖然他們盡力與大唐帝國保持友好,一直安安分分的做附屬國,但這種仰人鼻息的日子著實不好過,萬一大唐帝國讓他們以東女國為榜樣,自願放棄國號併入大唐,那他們該如何選擇呢?難道真的照做嗎?若是不同意,大唐會不會一怒之下發起進攻。
雖然有山川之險,但大唐如今的實力是一日千里,所謂的山川之險已經不足以擋住大唐的兵馬了,在大唐火炮的面前,任何山川要塞都會被轟的粉碎,南詔方面自然明白自己根本擋不住大唐兵馬的進攻,若是進入山川遊擊,或許能拖垮大唐兵馬,但那不是人過的日子,享受慣了的高層哪裡受得了那份罪,如此受罪還不如去長安城做個歸義侯,好吃好喝美女伺候。
任何一個王國都是傳承很多年的基業,作為繼位者和既得利益者的高層,自然不願意放棄這份榮耀,讓他們併入大唐,他們當然不情願,就算為此能讓老百姓的日子好上很多,他們也是很不情願的,他們更多的是在乎自己的利益,在乎自己祖上的基業,才不會考慮屁民們的感受。
他們原本是覺得,只要與大唐保持友好,就能夠一直維持自己的王國,可若是東女國開了自願撤銷國號併入大唐的先河,那他們南詔就危險了,一旦有了東女國這個先例,像它們南詔這些附屬國都會面臨同樣的壓力,或許東女國的自願併入會刺激大唐帝國的野心,從而妄想別的附屬國也自願撤銷國號,併入大唐帝國。
對於東女國發出的這個危險訊號,南詔國的國王閣羅鳳是坐立不安,他非常清楚東女國一旦真的自願併入大唐,對於南詔意味著什麼,而他顯然不願意就此認命,他要想盡一切辦法,阻止這個事情的發生。
在王宮之中,閣羅鳳一臉的愁苦,東女國突然要併入大唐,這對於他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東女國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這讓人萬分緊張,擔心大唐嚐到甜頭之後,也要去南詔照做,萬一真的如此,那他們南詔的基業就沒了。
雖然大唐對待南詔一直比較友好,但隨著雙方國力差距的進一步增加,這種友好是不是真的能夠維持下去,誰也說不好,至少,閣羅鳳心裡是非常擔憂的。
多年前在兩爨之地,他已經領教過唐軍的厲害了,而那個時候的唐軍還不是很強大,也沒有裝備威力驚人的火炮,可就是這樣就把他們南詔的精銳兵馬打的滿地找牙,若不是唐軍手下留情,他當時所帶領的兩萬精銳只怕就要部覆滅了。
就是因為這一場戰鬥沒有打好,讓他的父親皮邏閣對他大為不滿,從而削弱了他的權利,將南詔王國三分之一的土地分給他的弟弟於誠傑管理,從而形成了一股與他分庭抗禮的勢力,就算他登上南詔的王位,也沒有辦法完控制於誠傑負責管理的區域,從而無形中削弱了南詔王國的實力。
對於自己的這個弟弟於誠傑,閣羅鳳自然大為討厭,要不是這個弟弟,他就不會失去王國三分之一土地的控制權了,儘管於誠傑表現上服從他這個哥哥,承認閣羅鳳是南詔唯一的王,可仗著大唐帝國的撐腰,他硬是提出了許多自治的要求,儼然已經算是南詔王國的國中之國了,顧忌到大唐的因素,閣羅鳳繼位多年一直與自己的弟弟井水不犯河水,並沒有出兵討伐自己的兄弟,南詔國內一片和平。
當閣羅鳳自己心裡非常的清楚,他們南詔的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