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武登基稱帝,很有可能一輩子都做不了皇帝,就憑他的身體,根本就熬不過自己的父親。

也就是說,肅宗的冒險獲得了成功,而永王和後來豐王的冒險,最終都以失敗告終了,有時候冒險也是要看成功機率的,盲目的冒險非常的不可取,肅宗一直都是老老實實的,而在最關鍵的時候給自己的對手來了個致命一擊,不但殺了楊國忠一黨和楊貴妃,同時還給自己的皇帝父親造成了致命的打擊,讓李隆基心情抑鬱從而走在了他的前面。

肅宗的手段可謂是穩準狠,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而他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些,與他早先的經營絕對有很大的關係,若是他真的老老實實的待在皇宮內院,不與任何人接觸,也不培養任何的親信,在這關鍵的時刻,他怎麼可能如此輕鬆的口控制大半的軍隊,甚至連皇帝身邊的大將陳玄禮都願意配合他,要說這些獎勵沒被太子買通,這根本就不太可能。

他們之間肯定早就有聯絡,只不過做的比較隱秘,一般人發現不了罷了,或者說,有些將領並沒有明確表達效忠太子,太子也沒有拉攏他們,只是給他們許多好處,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罷了,平常沒事的時候,他們各幹各的,而一旦遇到了機會,這些平時受到太子照顧的人就很有可能會冒險支援太子了,這就是所謂的人緣吧!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是肯定不行的。

權利遊戲有時候就是非常的微妙,擺著胸脯說好要效忠自己的人,很有可能會毫不留情的出賣自己,同樣的,經過多次拉攏都不願意歸附的人,也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候幫自己的大忙,甚至完全倒向自己。

其實,這個也很好理解,那些拍著胸脯動不動就要效忠的人,很有可能是為了謀取利益,並不一定是真心的,而那些不肯歸附的人,都是心裡有顧慮的人,在顧慮打消之前,他們不敢貿然表達效忠任何人,可只要條件發生改變,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支援招攬的人。

比如現在的太子就是這種情況,他背皇帝監視,若是有大將願意效忠,一旦事情洩露後果將不堪設想,願意效忠太子的人,不但會害了自己,同時也會不自覺的害了太子,所以,與之保持一定的距離總不會有錯的,當機會來臨的時候,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效忠,從而為自己博取更美好的未來,畢竟,很多將領還很年輕,他們又不是御醫,哪裡會想到皇帝的身體比太子還好,他們也會存在給自己找後路的想法,只要時機成熟就會有所動作。

史書只會記錄有明確證據的行為,而不會隨意記錄毫無根據的東西,就算諸皇子內心都在想著當皇帝,但只要他們不去做這個事情,史書就不能這麼寫,不論一個人的內心是怎樣的,只要他的行為是另外的樣子,那麼,他給別人的印象也就是另外的樣子,內心又有誰能看得透呢?評價一個人都是看他的言行舉止的,沒聽說評價一個人還要看這個人內心的,內心也是外人所看不見摸不著的,窺探也沒有任何的意義。

能得知如此訊息,李安覺得自己沒有白來,也多虧了那一陣微風,若不是那陣風把老杜寫的毛筆字吹過來,李安很有可能就要離開了,他才不願意去打擾老杜的好事呢?

未來的局勢會向哪個方向發展,李安也沒法確定,這種事情不是他能夠左右的,或許以李安的能力可以改變一些事情,但也有些事情是他改變不了的,比如說諸皇子的野心,這完全不是李安能夠改變的,李安再有能耐也不可能改變別人的心思,況且,別人也從未把自己的心思說出來,若是過去勸說,反而會遭人白眼。

老子都沒說自己難過,你勸我不要難過這不是找罵嗎?儘管我心裡確實很難過,但我就是不願意表現出來,外人又憑什麼過來勸解,這不是找事兒嗎?沒有人願意在別人的面前表現出脆弱的一面,貿然多管閒事就是去揭別人的傷疤,是非常不可取,也是非常愚蠢的行為。

“老杜啊!今天我什麼也沒聽說,什麼事情也都沒有發生,我只是過來看春收的,哈哈哈!”

李安非常輕鬆的說道。

如此是為了讓老杜放心,這種事情自己是不會亂說出去的,是不會給老杜添麻煩的,這樣的事情說出去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太敏感的事情,李安無論如何都不會亂說。

在春收的時節出來看麥田的景色,這可不是李安的專利,也不是老杜的專利,其實,很多人都出來看過麥田,這種金黃色的麥田非常的美麗,誰看了心情都能好上很多。

在城外的一處麥田,剛剛上位右相不久的楊國忠靜靜的看著自己家的麥田,儘管他的主要土地都在劍南,可在京城也是有一塊地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巔峰聖武

亂世統帥

凌天圖

粘豆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