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豐王不想就這麼離開,花了這麼多心思,至少也要見自己的父皇一面才是,話說這貨都已經三個多月沒見過自己的父皇了,若不時常親近,只怕他的父皇都不記得還有這麼個兒子,如此,就算太子薨世,也不會想到他這個可有可無的皇子。
可留下來也未必就能見到自己的父皇,貴妃已經把食盒拿進去了,基本上沒自己什麼事了,豐王非常生氣,不早不晚正好撞見貴妃,運氣怎麼就這麼差呢?
一想到撐著吃完皇帝賞賜的早飯,又在御膳房的灶臺邊忙活半個時辰,還有這哭腫了的眼睛,這一切的付出,不就是為了讓自己的父親多注意自己麼,能對自己有所好感,若是這一切都白費了,那豈不是虧大了。
豐王磨蹭半天,仰頭四十五度看著天空,嘆息了一聲,終於微微轉身,準備離開皇宮,再去慶王的靈柩前哭上一陣子。
“豐王留步。”
小太監輕輕喊了一聲,見豐王停下,轉身便回去,向皇帝彙報道:“陛下,豐王還在外面候著。”
“好,讓他們四個都進來吧!”
皇帝輕生說道。
殿外的豐王,在聽到留步兩個字的時候,內心不禁大為驚喜,是自己的父親要見自己了麼,如此,自己的一番努力也就沒有白費。
等待是非常讓人焦急的,豐王見小太監又回去了,內心既激動又焦急,一秒鐘幾乎相當於一個時辰。
“豐王,陳王,恆王,涼王,陛下要你們進去。”
小太監跑了出來,非常恭敬的說道。
豐王大喜,不自覺的嘴角就露出了笑意,然後想到這是慶王薨世的時期,於是,迅速收起自己的笑容,以免被人看到。
“兒臣給父皇請安,給貴妃請安。”
四位皇子一同行禮。
皇帝輕輕擺手,讓四位皇子平身。
“拱兒,走近一些。”
李隆基看到了豐王眼睛的紅腫,不過,年紀大了之後,他們的眼神已經沒有那麼好了,有時候需要非常靠近才能看清一些東西。
豐王大喜,連忙上前幾步,給自己的父親行禮。
“哎呦!這腫的還真是挺厲害的,何苦哭成這樣,沒塗藥膏嗎?”
李隆基關心的問。
“父皇,孩兒子沒事的,已經塗過藥膏了,醫佐說三五天就能好。”
豐王連忙回答道。
“真想不到,皇兒能如此看看重兄弟之情,好,很好。”
李隆基說著指了指豐王衣服上的灰塵,開口說道:“這衣服上的灰是怎麼回事?”
豐王更是內心大喜,忙道:“父皇把早點賞賜給我們兄弟四個,可父皇還沒有吃早點,這怎麼能行,所以,我們兄弟四人就去了御膳房,親自為父皇熬了一碗開胃湯,不下心沾染了一點碳灰,回去洗一下就好了。”
說完內心無比的暢快,頗為得意。
李隆基聽了自然大為欣慰,哪怕這是假的,他也很欣慰。
“哦,是這樣嗎?”
李隆基說著看向後面的恆王,陳王和涼王。
陳王和涼王對視一眼,一時語噻,不知該說些什麼,而恆王則淡然說道:“回父皇,是二十六兄一個人在灶臺邊添柴火,我們三人在外面等他。”
說完仍舊一臉淡然,彷彿站在他面前的不是自己的父親,而是一個與自己身份相等的兄弟,他從不刻意討好自己的父親,也從不在任何人跟前奴顏婢膝,道家天生傲骨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淋盡致。
李隆基對這個兒子也不在意,他早知道這個兒子整天鑽研道教,雖然還是皇子,但早已不把自己當皇子了,若是由著他的性子,他早就跑去道觀當道士去了,當然這個兒子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從來不撒謊,或者說,只要不是禁忌的東西,他都敢直接說出來,似乎完全不屑撒謊。
“瑱兒是從來不撒謊的,拱兒,你有心了,朕很是欣慰。”
李隆基看向李珙,開口誇讚道。
豐王李珙,連忙說道:“父皇,這都是兒臣應該做的,父皇龍體安康,便是兒臣最大的心願。”
說完再次給自己的父皇行禮,別提有多恭敬了。
李隆基欣慰的點頭,開口說道:“拱兒一大早進宮給朕請安,是否還有什麼別的事情?”
豐王李珙表情突然悲切,連忙回答道:“父皇,長兄突然薨世,孩兒悲傷之餘,就想到父皇肯定比兒臣還要傷心,內心非常擔憂父皇的龍體,所以,就與三位兄弟一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