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居安思危是一個聰明人必備的素質,而能夠爬到高位的人,必然是屬於聰明人的,太笨太蠢的人,就算給他一個梯子,他也爬不上去,貴妃家族的親屬幾百上千還是有的,為什麼別人都很普通,而只有楊國忠爬到了右相的高位,他的血緣與貴妃也不是最近的,這自然是因為他的身上有可取之處,是一個很會審時度勢的聰明人,他或許有很多不足,但身上必然有很多閃光點,否則,皇帝也不會把右相這個高的官位授予他,宰相之首是帝國最大的官,這可不是鬧著玩的,皇帝就算再昏聵,也不會無緣無故讓一個蠢貨當宰相之首。

後世的普通人理解不了,自然是因為他們的思考方式,與皇帝的思考方式是不同的緣故,他們思考的是整個國家的利益,而皇帝思考更多的是自己皇族和自己本身的利益,思考的角度不平,所作出的判斷自然也不會相同,所以,才會給人想不通的感覺。

對於自己能夠登上右相的高位,楊國忠自然知道是什麼原因,除了貴妃的枕邊風之外,還與自己的立場和判斷力有很大的關係,他雖然在執政能力上不是特別老練和出色,處理具體的事務也不如某些大臣,但他自信對皇帝的瞭解比任何大臣都要多,應該說他更加的深諳為官之道,尤其是做皇帝身邊的大官。

自古以來,想要飛黃騰達做上大官,光靠能力是不夠的,很多上級或者說最大的皇帝,他們最看重的並不是你處理事情的能力,也不是你的個人魅力,更不會是你的長相和聲音,而是對他們絕對的服從和忠心。

服從和忠心是這些大佬最為看重的品質,只要這個品質足夠好,就很容易獲得信賴,如此,其它諸如業務能力這些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相反,就算你的能力再高,個人魅力再怎麼優秀,若是讓大佬感受不到忠心和服從,那就不會受到青睞,甚至還會起疑心,覺得繼續成長會威脅自己的地位,從而想辦法將其除掉。

服從很好理解,只要領導讓你幹啥就幹啥就行了,但也不能太過於盲目,除了要好好做事之外,還不能把事情做砸了,若是每次都把事情搞砸,那肯定也不行,所以,也需要有一定的能力才好,太蠢的人就算服從和忠心也沒用,誰會欣賞一頭十足的蠢豬呢?

忠心就更好理解了,那就是一心一意,當決定服從一個領導的時候,就要一心一意的為領導服務,不能三心二意,否則就是不忠心,領導尤其是最大的皇帝,對不忠心的屬下是最為痛恨的。

楊國忠非常明白這一點,也正是看透了這一點,所以,他才能順利的走到大唐帝國的權力中心,成為權力僅次於皇帝的宰相之首,這一切來得非常不容易。

為了表達自己的忠心和服從,楊國忠的付出不可謂不大,因為也得罪了不少人,皇帝覺得什麼人討厭,想要懲治一下,自己又不太方便出手,唯一能幫皇帝分憂的就是楊國忠了,他充當了狗腿子的角色。

另外,凡是進入老年的皇帝,心裡都會變得敏感,因為皇帝老了之後,朝中的大臣就會有支援下一代,從而為自己謀取更大利益的打算,甚至直接武力奪取政權,讓老皇帝退位的情況也是經常性的發生。

而這樣的情況又很難避免,這就會讓很多進入老年的皇帝很是頭疼,遠的暫且不說,大唐早期的玄武門之變,高祖被逼退位,之後,侯君集也是擁立太子,只是失敗了而已,後面就更多了,短短的一百多年,各種叛亂和造反幾乎就沒有停歇過,過不了多久就要來一下。

正是因為臣子擁立皇子篡位的事情,發生的太普遍了,所以,李隆基心裡對此頗為警惕,不但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監視自己的皇子,同時,也非常反感與皇子有過多接觸的臣子,尤其是心向某位皇子的臣子,更是會招致他的反感,哪怕是他非常信任的臣子也是一樣,絲毫情面都不給。

當初李林甫提出讓壽王和慶王取代太子的兩個建議,都被他硬生生的頂了回去,或許,他心裡根本就不希望皇位傳承下去,若是能有長生不老藥的話,他一定是希望自己可以一直做皇帝的,哪怕付出所有皇子都死掉的代價。

楊國忠就是敏銳的發現了這一點,所以,他不與任何皇子走近,甚至,為了表達自己對皇帝的絕對忠誠,不惜與太子交惡,從而斷了自己的後路,讓皇帝能夠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他的忠誠。

與其說他被任命為右相,倒不如說是他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換取了右相的高位,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交給皇帝了,如此,皇帝又怎麼會不安心呢?又怎麼會拒絕把最高的官位授予他,而別的臣子就算能力再出眾,卻難以做到楊國忠這樣的決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我怎麼穿越成楚雲飛了?

遙遠沒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