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驢的外形與馬匹是有點類似的,也都比較善於奔跑,都屬於長跑健將,但馬匹更加的健壯有力,而相比之下,驢就顯得有些瘦弱和嬌小了,速度和衝擊力太弱,如此,就註定了只有馬匹可以被訓練成戰馬,而驢卻永遠不能被訓練成戰驢。
若是實在不信邪,硬是將毛驢訓練成戰驢,那也沒啥不行的,古代騎驢打仗也是有的,但驢的體力和承受力是比不過馬匹的,速度各方面都處於弱勢,一支騎馬的騎兵隊伍,在面對騎驢的騎兵隊伍,各方面的優勢太明顯了,騎驢的隊伍註定是要一敗塗地的。
自古以來,驢被派到戰場,主要是作為後勤運力使用的,馬匹在前方衝鋒陷陣,而驢則後面拉著輜重一步步跟進,為前面的部隊提供充足的補給,保障前方的部隊能夠得到源源不斷的物資。
就算是直接派到前線,那也是負責運輸,不會讓驢往前衝擊的,比如後世二戰的德國人,就發明了一種驢式自走反坦克炮,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在毛驢的後背放上一枚單兵反坦克武器,毛驢負責拖著這個武器,與士兵一起前進,以節約士兵的體力,需要作戰的時候,還需要將武器從驢背上取下,似乎有點麻煩,但至少可以節約士兵的體力,讓隊伍可以行進的更快,還是有作用的。
驢的應用非常早,幾乎在原始社會的時候,人們就已經開始馴化野驢了,從而讓野驢變成可以幫助人類的家驢,驢的種類也是很多的,各種各樣的驢都有,而李安眼前的這些驢,應該屬於蜀中驢,是大唐西南地區的特有驢種,也是一種小型的驢,這種驢的個頭雖然很嬌小,力氣也不是很大,但幹活的耐力還是很不錯的,長時間拉車毫無壓力,只要給它足夠的草料,這種驢就可以天天為人類拉車,為人類服務。
對於有錢人來說,用馬匹拉車更有面子,但對於窮人和生意人來說,還是驢車的價效比更高一些,驢的價格遠不如馬匹,在沒錢買馬的情況下,買一頭驢拉車是最好不過的了。
此時的大唐蜀中一帶,陸路拉車的牲畜,主要就是驢和牛兩種,馬車一般都是坐人的高檔車輛,對於拉貨來說,用驢車和牛車就很不錯了。
在拉車方面,儘管牛的力氣更大一些,但在載重不高的情況下,還是驢車更有優勢一些,因為驢的速度比牛要快得多,牛力氣大是不假,但走路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而驢的速度就相對要快一些了,對於經常拉輕貨的人來說,還是驢車更適合。
牛雖然在拉車方面比不過驢,但在耕地方面,牛就比驢強得多了,很多人一聽說牲畜耕地,馬上想到的就是耕牛,其實,驢也是可以耕地的,馬,騾子這些牲畜都能耕地,但因為牛的力氣最大,耐力也非常好,所以,一般用牛耕地更加的有優勢,而在沒有牛的情況下,用驢耕地也挺不錯的。
一頭驢一天的時間,耕地三畝是毫無壓力的,雖然比不過牛,但比人耕地的效率要高得多了,用驢比不用驢要好得多。
大唐的很多百姓養驢,基本上都是為了拉車,推磨和耕地的,並沒有是為了食用的,但驢是會繁殖的,若是繁殖的驢多了,也會賣掉一些,畢竟,沒有人能無限量的養殖太多的數量,就算是大戶,那也不會養殖太多了,因為實在用不了這麼多。
而買驢的人,很多也是因為家中幹活需要牲畜,或者經常需要出遠門,馬匹又買不起,就只好買驢了,還有一些酒樓也會買一些毛驢,將其當做食材。
另外,自然淘汰的毛驢,最終的歸宿都是進入人類的餐桌,畢竟,毛驢也是有壽命的,在年老體衰,幹不動活了的時候,就會被賣給飯館,從而成為鮮美的驢肉,而驢皮則會被製作成更加有用的阿膠,是一種頂級的大補之物,貴婦人最喜歡驢皮阿膠了,尤其是在產後,多吃阿膠對於恢復身體有莫大的好處,平常也可以吃著保健,對身體是有很大好處的。
“這個養殖院子可真是熱鬧啊!養了這麼多禽畜,哈哈哈!”
李安說著走向一側的大門,進入這個大門,就進入了儲存區,也就是楊家田莊存貨的地方,從遠處看有不少草堆和糧倉,進去看肯定更加的壯觀。
“李侍郎請。”
家主在前方引路,顯得特別客氣。
一進門,首先就聽到了狗吠聲,不遠處還有幾隻白貓嚇得亂跑,這些顯然都是楊家餵養的,是為了保護這個院子。
狗可以防盜,一旦有陌生人靠近,狗便會亂叫一起,從而引起主人的注意,而貓是捕捉老鼠的能手,對於倉庫區,防禦老鼠肯定是重中之重,倉庫區肯定有不少糧食儲存,而糧倉是老鼠最喜歡光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