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四百八十章,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牛脾氣是很大的,尤其是黃牛的脾氣更大,相比於水牛來說,黃牛更具有攻擊性,從黃牛頭頂的牛角就能看出來,水牛的牛角是向後彎鉤的,而黃牛的牛角是向上生長的,在攻擊的時候,顯然黃牛更有優勢,不過,還有比黃牛還要厲害的牛,那就是後世的鬥牛,鬥牛的牛角是往前生長的,而且,牛角很大很長,看著就很嚇人,而居然還有人願意冒險去鬥牛,這膽子也是夠大的,喜歡鬥牛的民族,必然是崇尚野性的民族。
楊家的田莊養殖的都是黃牛,一頭水牛的影子都沒有看到,至於為什麼,李安覺得大概是為了方便拉車吧!黃牛拉車比較普遍,而用水牛拉車的就比較少了,另外,水牛更喜歡水塘,養殖的時候也比較麻煩,若是長時間不進入水塘玩泥巴,水牛的身體可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會無法擺脫寄生蟲的困擾,而黃牛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黃牛本身就怕水,完不像水牛那樣,還需要水塘的滋養,養殖的難度更高。
一般黃牛廣泛存在於大唐的所有區域,而水牛一般只是南方比較多而已,北方基本就不養水牛,畢竟,北方水塘比較少,缺少水塘不太好樣水牛。
作為大唐最主要的農業畜力,黃牛和水牛是禁止隨意宰殺的,除非老邁和受傷不能幹活,否則,誰殺牛就違法,大唐在保護耕牛方面做的還是很到位的,一般百姓也比較的配合,畢竟,誰都知道耕牛的重要性,不會為了吃那點肉而去殺牛的。
對於黃牛和水牛,最大的區別就是顏色了,黃牛的毛髮是黃色的,而水牛的毛髮是灰褐色的,區別非常大,隔著很遠的距離就能清晰的分辨出來,牛角的區別更不用說了,水牛的向後彎牛角比黃牛的沖天牛角大得多,就是實用性不太好罷了。
在後世的機械化時代,黃牛和耕牛都失去了作用,所以,不論是黃牛,還是水牛都成了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餚,成了人類的食物了。
就口味上來說,黃牛的口味更好一些,更受到老百姓的歡迎,而水牛的口味就相對要差一些了,也許是水牛整天泡在水裡,怕肉質給泡的不好了吧!
牛身都是寶貝,在可以食用的時候,身的各個部位都是非常好的食物,牛奶也是一種營養性非常豐富的飲品,而在不能隨便殺牛的大唐時代,牛角也可以被人利用起來。
雖然牛需要幹活,但牛角完是多餘的,一頭牛是否擁有牛角,對於這頭牛幹活的能力是沒有任何影響的,就好比一個人把自己的手指甲給剪掉了,對這個人來說,是沒有任何影響的。
另外,牛角太鋒利,也比較容易傷人,所以,完可以定期將牛角切掉,只要不切的太深就行,因為切的太深就會傷到牛的神經,會造成牛的疼痛,甚至,以後再也長不出牛角了。
切掉的牛角要是扔掉的話,那就太可惜了,牛角那可是好東西,作用實在是太多了,比如,牛角是可以入藥的,具有化瘀止血,收澀止痢的功效。
牛角可以製作成軍隊用的號角,北方遊牧民族就非常喜歡用牛角製作的軍中號角,當然了,黃牛角就算了,太小了不好用。
除此之外,牛角還可以用來製作女子最喜歡的牛角梳,這可是一種檔次比較高的梳子了,比木梳和竹梳強多了。
李安發現,眼前的這些黃牛,有好多牛角都被認為鋸掉了,只要是牛角長得比較長的,都被鋸掉了,而長得短的牛角,在長長了之後,估計也難逃厄運。
“這些黃牛的牛角都被鋸掉了,是為了怕牛傷人嗎?”
李安開口問道。
家主忙回答道“傷人倒是不會,這些牛頗為溫順,是不會輕易傷人的,鋸掉這些牛角,是要賣到益州城的,那裡有商販收購,價格還算不低,尤其是完好的大牛角價格更是不錯,就是牛角生長的太慢了,一年也鋸不了一次。”
牛角的生長速度的確非常緩慢,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生長到一定的長度,一年鋸一次的頻率都顯得有些過高了,通常要多年才能長到足夠的長度。
“哦,益州城有商販專門收購牛角,知道他們收購牛角幹什麼嗎?”
李安開口問道。
家主開口回答道“他們也是賣給別人,是要賣到京城的,大的完好的是用來做梳子的,小的和碎的是用來做藥材的,京城的價格更高,他們弄到京城,能賺不少呢?”
這還真是一點也不浪費,完是物盡其用了,此後,在製作牛角梳的時候,也會有很多牛角粉末被清理下來,而這些牛角粉末便可以作為藥材使用。
“牛角梳,那可是個好東西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