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巡邏船就那麼幾條,只要避開衙役的巡邏船,完還是有機會下手的。
很快,對面的巡邏船便靠近了過來,而船家顯然認識對面巡邏船上的人,隔著老遠就彎腰打招呼。
“大郎又巡邏呢?可曾見到水賊?”
船家開口問道。
對面叫大郎的衙役,搖頭說道:“水賊,有我在此巡邏,哪個水賊敢靠近,早就嚇的跑沒影了,對了,你們這是給誰運貨呢?怎麼看著還有士兵?”
因為天黑的緣故,衙役並沒有看到太清楚,而且,大部分士兵都在船艙內休息,在外面巡邏計程車兵很少,但鎧甲與普通衣服還是區別很大的,就算看不清楚,也能大概看出是鎧甲,而不是普通的衣服。
“大郎,是朝廷的大官,比你們縣尊還要大得多,哈哈!”
船家開口說道。
“啊!這麼大的官啊!蒙我的吧!縣尊也沒說啊!”
叫大郎的衙役,開口說道。
船家也不繼續解釋,抱拳道:“大郎繼續巡邏,我們走了。”
船隻交錯的時間很短,船家就算想解釋也沒有那個時間,所以,乾脆就不解釋了,以免影響衙役們巡邏。
但就從交錯的一瞬間,李安也看出來了,這艘巡邏船並不大,上面也就二三十名衙役,其中,大部分都是臨時服役的老百姓,只有三五名領頭的是領朝廷俸祿的編制人員,船隻也是人力划動的,並沒有燃料的耗損,如此一來,巡邏的成本並不高,就算每天都巡邏,縣衙的財政也是能夠負擔得起的,況且,就算不去巡邏,這些有編制的衙役也同樣是要領俸祿的。
“船家,犀浦縣這樣的巡邏船有幾條,都是一樣的船嗎?”
李安開口問道。
船家開口回答道:“本來是有三條的,每一條都是二三十人,最多的時候超過一百人,可前些日子,朝廷要修鐵路,把能抽調的勞役都抽去修路了,衙役也要抽調很多,過去好維持秩序,留在河面上巡邏的就剩這一條巡邏船了,對水賊的威懾也是大減,水賊打劫也多了起來。”
很顯然,水賊也是看情況吃飯,在衙役力量被大量抽走的情況下,水賊的活動也跟著多了起來,犀浦縣境內的水域足有近百里,而衙役的巡邏船僅有一條,就算不休息的來回巡邏,也無法確保整條區域內的水上航行安,對水賊的威懾力已經大減。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縣衙的力量就只有這麼多,朝廷給的修鐵路任務才是必須儘快完成的重中之重,是必須要趕緊完成的,所以,縣令也只能把絕大部分力量都調去修路,用來巡邏的三艘巡邏船的人馬,要被抽調了兩支,以此來維持築路人馬的秩序,保護鐵路核心物資的安,與保護來往商船相比,自然是保護朝廷的鐵路物資更重要了,商人被打劫了,掀不起太大的風浪,而若是朝廷調撥過來的鐵路資源被打劫了,那可是掉腦袋的事情,兩者完沒有可比性,所以,縣令只要不是傻子,就一定會把工作的重心放在鐵路上。
據船家所說,之前巡邏的時候,犀浦縣的縣尉,有時候都會親自站在巡邏船上,以此來顯示犀浦縣對河道的重視,而自從朝廷下令修鐵路以來,犀浦縣尉大大部分時間都待在鐵路沿線,再也沒來過水上。
李安提出將鐵路修築到益州城,這本來是有利於商人的好事兒,可卻沒有想到,為了修築這條鐵路,動用了太多的資源,倒是讓商人的日子變得不那麼好過了,朝廷的力量過多的放在鐵路沿線,這就必然會導致對其餘方面的控制力薄弱,這也就給了某些賊人作惡的機會。
雖然導致了這些比較嚴重的後果,不過,這些都不是李安的本意,這是修鐵路所必須要付出的代價,儘管暫時讓商人損失一些也沒啥,等鐵路修築完成之後,之前的損失都會重新賺回來的,商人最終仍舊是最大的獲益者。
“因為修築鐵路,讓水賊變得猖獗,商人們是否怨聲載道?”
李安看向船家,開口問道。
船家擺手道:“李侍郎說錯了,商人們並沒有這麼想,他們都對水賊深惡痛絕,他們都說了,等到鐵路修通之後,他們的商品都要走鐵路,再也不走這條水路了,讓這些水賊什麼都劫不到。”
這應該是商人的氣話,畢竟,有些大宗商品太重了,走水路的成本更低一些,比鐵路還要低,而商人肯定都希望儘可能的節約成本,如此,自然會選擇更廉價的水路了,只要這些商品不是短保質期的,問題就不是很大,而有些時令蔬菜水果就只能走更快捷的鐵路了,遇到需要搶奪市場的時候,也更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