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可是比豬肉還要貴的食材,給這些孩子提供一人一杯牛奶,這實在是太奢侈了,這哪裡是在培養學童,這簡直就是嬌生慣養,如此為他們提供高等美味的食材,這會把小傢伙們給喂刁的,如此,當他們離開學堂的時候,怕是再也吃不慣外面的食物了,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兒,培養艱苦樸素才應該是美德,如此奢侈的為孩童提供這麼好的早餐,李傳道覺得很不合適。
“李侍郎,牛奶很貴啊!就算殷實的人家,早上也未必喝得起牛奶,給這些貧民的孩子提供這麼好的早飯,是不是不太合適啊!”
李傳道終於忍不住了,開口說道。
雖然午飯的紅燒肉也很好吃,不過,豬肉只不過是尋常食材,稀缺性遠遠比不上牛奶,因為京城附近就可以養豬,內地養的豬也能夠被運到京城來,而奶牛幾乎全部在遙遠的北部草原,運輸過來只能依靠剛通車沒幾年的鐵路,考慮到運輸成本,以及牛奶容易腐爛的現實,所以,牛奶的價格適中比豬肉要貴得多。
另外,從食物的胃口上來看,很多人更加認可豬肉,對牛奶不是很上心,覺得兩者相比的話,還是吃豬肉更加的划算,喝牛奶太不划算了,除非特別的有錢,為的就是標榜自己的身份,才會浪費錢去買牛奶喝。
當然,在北方草原的話,這種情況就顛倒過來了,在草原上喝牛奶是常事,吃豬肉和喝豆漿反而顯得有些奢侈,因為草原上到處都是牛羊,而養殖肥豬,種植大豆是不太現實的。
要說現在的交通狀況也是大大改善了,運輸成本低了很多,但即便如此,一個商品運輸到幾千裡之外,還是會上漲很多倍的。
就算是交通極其發達的後世文明社會,農民田間地頭幾毛錢出售的蔬菜,到了不太遠的城市的超市之中,也變成了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價格,導致農民種地掙不到錢,而城市的市民也買不起食材。
為什麼中間的差價會這麼多,那就是因為在運輸和販賣的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的參與者都需要得到利益,一層層利益盤剝下來,到了最後的終端,價格自然就水漲船高了。
本地就有的產品,販賣到市場上,所需要經過的環節是很少的,而從幾千裡之外運輸產品過來,所需要的環節就多了許多,再加上有些產品是有保質期的,路上一旦耽擱時間長了,到了目的地就距離變質不遠了,所以,也是需要承擔風險的,利潤不高一點,一旦遇到意外情況,損失就太慘重了。
這還都是正常情況下,若是遇到小吏為難,不給足夠的好處費就不給過,那損失就更大了,而運輸的路途越遠,路上遇到小鬼的機率就越高,成本自然也就水漲船高了。
李安聞言,覺得李傳道說的有些道理,確實是這麼回事,牛奶的檔次有些高,這裡又不是貴族學校,為這些孩子提供如此多的新鮮牛奶,確實有些不太合適,在大唐的京城,窮人或許能夠偶爾吃上豬肉,但喝牛奶一定是有錢人才乾的事情,普通窮人不會去糟蹋那個錢的。
“是啊!牛奶比豬肉貴了不少,雖然很有營養,但確實有些過頭了,要不就用豆漿代替吧!豆漿與牛奶的營養是差不多的,用豆漿也是一樣的。”
李安開口說道。
李傳道認可道:“用豆漿最好了,豆漿新燒出來是熱的,喝著比較暖胃,價格也比較低一些,比較靠譜。”
李安開口說道:“一千多孩子喝豆漿,那你們呢?給你們提供一些牛奶可好。”
“不必了,我們也喝豆漿就行,雖然是讀書人,可沒有一個是嬌生慣養的豪門大族,喝豆漿都已經習慣了,還真是有些喝不慣牛奶那味兒。”
李傳道開口拒絕道。
李安點了點頭,開口道:“好吧!既然你們都愛喝豆漿,那就早飯提供足夠的豆漿,讓所有學堂內的人都喝豆漿,白糖隨意加。”
既然給孩子們提供一日三餐了,那麼,教書的先生,還有保衛人員和後廚等人,自然也要有三餐,要不然心裡會不平衡的,尤其是後廚,飯都是他們自己做的,不給他們吃三餐,無論如何都是說不過去的。
工地幹活的工匠,由於是三班連軸幹活,也是非常辛苦的,所以,自然也要給他們提供飯食,而且,必須要量大才行,要不然不夠吃的。
如此,粗略的算了一下,支出大概又要增加三成以上了,另外,後廚人數缺口很大,至少有一半的缺口,這個必須要儘快補齊。
不過,錢和人的事情都很好辦,當李安提出要為所有人提供三餐,並增加後廚人數的時候,後廚的所有人都非常的高興,並表示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