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海盜佔領黑龍群島,對下面的附屬漁民是收稅的,雖然稅率不高,但也是一筆不小的入賬,大唐若是控制這一群島,同樣也可以收稅,或者不收稅也行,可以改為讓漁民繳納一定數額的魚獲,這樣也能得到一筆不錯的進賬,可以緩解駐守將士的消耗。
整個黑龍群島足有萬餘漁民生活在這裡,上萬人繳納魚獲,必然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再加上李安準備讓駐守這裡的將士日常生產,差不多可以抵消支出。
當然,駐守的官兵數量肯定不能多,若是駐守上萬人,不論如何開展生產活動,都不足以抵消官兵的消耗,駐守的兵馬人數要儘量小一些,能控制這一區域就足夠了,確實沒有必要駐守太多的官兵。
按照李安的計算,在黑龍群島駐守五百將士就夠了,這些官兵足以很好的控制這一區域,甚至可以覆蓋方圓幾百裡的區域,讓這一塊區域的海盜活動斷絕,這麼多官兵的日常消耗,只要官兵能分擔一定的生產任務,負責一些產業,是完全可以維持運轉的,用不著大唐朝廷額外提供財政支援,甚至,這些官兵還能反哺大唐朝廷,額外給國庫充血。
因為黑龍島是核心島嶼,且要在這裡發展魚產品深加工產業,所以日後駐守的官兵至少要佔據一半,也就是二百五十人左右,黑虎島因為種植和養殖的任務比較重,人數自然同樣要求多一些,一百人差不多就夠了,至於剩下的三個島嶼,每個島嶼駐守五十人是足夠的,以大唐將士的精銳一個島嶼五十人足以震懾周邊區域,讓周邊區域不能再次出現海盜的身影,讓大唐海上絲綢之路在這一區域更加的安全,讓海外的商業貿易更加的繁榮。
當然,除了黑龍群島之外,天光港的駐守兵馬同樣也需要發展產業,這個港口日後要發展成為超級巨大的港口,駐守的官兵人數自然要多一些,起碼也要兩三千人,如此多的駐守兵馬,日常消耗自然也少不了,若是沒有產業的支援,朝廷就需要動用國庫的資源來支援這裡,這無疑會拖累朝廷在其他方面的發展,眼下朝廷到處大搞建設,大唐的國土面積也在逐步擴充套件,儘管收入連年增長,但需要的花錢的地方同樣非常多,尤其是新開發的美洲和澳洲,還有大唐西部的廣袤地域,這些都需要海量的國庫支撐,簡直都是無底洞,所以,看似朝廷越來越富庶,但與大力開發新領土所需要的錢財相比,還是顯得有些杯水車薪,所以,能不動用國庫儘量就不要動用,海外的這些產業要儘量向國庫支援財富,而不是向國庫索要財富,以免影響大唐對重點地域的開發和發展。
就目前的大唐來看,只要是美洲和澳洲的盈利,朝廷不但一分不要,還額外從國庫調撥更多的資源去發展那裡的新領土,美洲和澳洲的發展比大唐本土的發展還要大,為此,朝廷在超大型船隻的建設上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萊州地區的造船廠一直處在擴建之中,每年都會有大量的超大型船隻在這裡下水,同時,大唐南部的廣州等沿海地區,也在發展大型造船廠,準備與萊州這裡一起建造超大型船隻,大唐要想控制西部的廣大區域,就必須大力發展鐵路建設,而要很好的控制美洲和澳洲這兩塊極其龐大的土地,則就需要大力發展超大型海洋船舶,沒有鐵路各種物資和人員就沒法與西部遙遠地區聯絡,容易讓這一地區產生離心力,而沒有大量的超大型船舶,大唐在美洲和澳洲的控制力也就會大大減弱,為了控制這兩塊超大的新領土,必須要不惜一切代價的建造大量的超大型船舶。
不論是鐵路的建設還是超大型船隻的建設,都離不開海量的鋼鐵,另外,大唐正在推進的新建築,還有大量的橋樑和優質道路,也同樣需要大量的鋼鐵,雖然朝廷已經在本土和海外開發了大量的冶鐵作坊,不過,與龐大的需求量相比,還是顯得有些捉襟見肘,為了避免鋼鐵不夠用,部分地區的建設不得不放棄,比如普通州縣的房屋,仍舊採取的是木質結構,並沒有大量建設新式建築,只有京城等少數地區,才大規模的建設了新式建築,新式建築沒有大規模普及,為的就是儘量減少鋼鐵的消耗,將有限的鋼鐵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大唐所掌握的鋼鐵作坊的多少,直接決定了帝國擴張和發展的進度,鋼鐵越多帝國的發展自然也就越快,沒有足夠的鋼鐵資源,發展比如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按照李安的認識,澳洲和美洲都擁有海量的優質鐵礦石資源,若要更大規模的修鐵路和造超級大船,就必須儘早發展美洲和澳洲的冶鐵作坊,多派遣一些人力去這兩個地方去發展冶鐵產業,這些新領土的鋼鐵產量既可以滿足當地的發展,還能用大船運輸回大唐本土,讓本土的發展更快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