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墓所必須的。

“一國帝王的墓地,居然如此的簡陋,從遠處看就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土堆啊!”

儘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可李安還是被自己看到的景象給驚呆了,覺得赫連勃勃的墓地也太簡陋了,簡陋的讓他有些難以接受,人家好歹也是一代帝王,總該給人家立個碑吧!

“都是時代變遷了,若是胡夏不亡國,這裡肯定不會是這樣的光景,看看這旁邊的盜洞,足有幾十個了,還有這裡的碎石頭,原本是墓碑和雕像,現在都成了碎石頭了,周圍的樹木也都被砍伐了,能留下一個小土包,已經算是不錯了。”

郭子儀開口感嘆道。

這說的是實話,王朝更替之後,前朝的墓地是肯定不會有人專門去保護的,而如此一來,那些覬覦寶貝的盜墓賊肯定會去光顧的,要知道帝王的墓地,肯定是會有很多陪葬品的,只要偷上幾件,那就發財了。

還有就是前朝的仇人,或者看赫連勃勃不順眼的人,他們也是不會放過這個墓地的,要知道赫連勃勃這個人做過很多壞事,殺過很多人,有很多人都恨死他了,甚至把這個仇恨傳給了自己的子孫,讓自己的子孫也痛恨赫連勃勃,如此,在胡夏亡國之後,這些人豈能不去狠狠的糟蹋赫連勃勃的墓地,出一出心裡的一口惡氣。

自古以來,毀壞別人的墓地,都是一件很殺恨的事情,春秋時期的伍子胥,因為極為痛恨楚王,於是在攻陷楚國的國都之後,把楚王的屍體挖出來,用鞭子進行抽打,這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總之,只要是痛恨某個人,哪怕在其活著的時候不能殺之解恨,那也要在其死後進行鞭屍,徹底的損壞其墓地,以解自己的心頭之恨。

李安仔細一看,在不遠處的雜草之中,還真有不少破碎的石塊,而這些石塊一看就是經過人工雕琢的,應該是墓地周圍的雕像和墓碑之類的東西,是被人為損壞的,而且,損壞的很嚴重,一看就是極其痛恨赫連勃勃的人,否則,也做不出這種事情來。

“把墓地的雕像都砸成這樣了,看來是恨極了赫連勃勃了,人還是不做虧心事的好,要不然死了都不安心啊!”

李安看著赫連勃勃的墓地被破壞成這個樣子,感嘆的說道。

郭子儀點頭道:“是這個道理,不過,自古以來,就算是心繫百姓之人,死後的墓地也是要被盜墓賊光顧的,再高的防盜陵墓也避免不了被盜賊打擾,也就只有薄葬才能讓自己稍微安生一些了。”

這話沒毛病,自古以來,不論好人壞人,在其死後,陵墓都會被人盜竊,不論你是一國帝王,還是普通的平民老百姓,只要是陵墓裡有寶貝的,都免不了被盜竊的命運,最好的防盜措施就是薄葬,在自己死後少放或者不放陪葬品,又或者多搞一些疑冢,讓別人無法判斷你的陵墓究竟在什麼位置,從而無法進行盜竊。

比如,三國時期的曹操,不但活著的時候疑神疑鬼,在死後也不放心,為自己建造了七十二個疑冢,從而最大程度的避免自己真正安寢的陵墓被盜賊發現,避免自己的屍體遭到盜墓賊的凌辱。

要知道曹操這個壞傢伙,為了解決自己的財政問題,專門成立了一支官方的盜墓團隊,首領被封為摸金校尉,專門負責盜挖前人的陵墓,這種行為是非常可恥的,而曹操挖了別人陵墓一輩子,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自己的陵墓被外人發現,從而死了也不能安寢,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曹操這才設定了七十二疑冢,最大限度的轉移外人的視線,讓所有人都搞不清他的真正陵墓是哪一個。

不過,老曹顯然是低估了後人的能力,儘管他擁有七十二疑冢,但他的陵墓還是被後人發現了,而且,被非常仔細的挖掘了一遍。

在古代的時候,一般盜墓賊更加喜歡光顧厚葬的陵墓,尤其是帝王和貴族的陵墓,而不喜歡薄葬以及平民的陵墓,但到了後世的文明社會,則只要是一個陵墓就會有人看上並挖掘的,那叫研究,是一種學問,是為了更高的瞭解古代的社會。

總之,從古至今,盜墓從來就沒有斷絕過,有的是為了獲取陪葬品,有的是為了尋仇,還有的純粹是為了研究,盜墓的行為一直在不斷的進行中,一時一刻都未曾停止過。

老郭的觀點讓李安深以為然,只要是陵墓,不管好人還是壞人,都會有被盜墓賊光顧的那一天,另外,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要不要陵墓,其實真的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完全就是浪費資源罷了,死後把骨灰撒入江河湖海也挺好的,這樣還能餵魚,對整個社會做出最後的貢獻。

人來自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巔峰聖武

亂世統帥

凌天圖

粘豆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