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密度來計算,一組至少需要二三十人才能忙得過來,如此一算,一百組就需要二三千人,再加上運輸原材料和總體指揮的人馬,總計參與的人力,肯定會超過三千人,這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李安完全有權力調動這麼多的人力,僅僅研發中心就有好幾十萬人,調動三千工匠還不容易,至於朝廷方面的事情,李安自然會去協調的。
自從年前把新研發的電報機獻給皇帝,這兩個寶貝疙瘩就被皇帝視為珍寶,過年的時候,皇帝幾乎每天都會給洛陽城方面發電報,問候那裡的大臣,並及時得到洛陽城大臣的反饋,這種瞬間就能傳遞訊息的機器,讓皇帝欣喜萬分。
而李安也沒有閒著,在獻上最初的兩個電報機之後,又讓麾下研發中心的工匠進行加班加點的製造,過年的假期都沒有休息,一個批次就造了三臺,而且,比之前的兩臺還要好一些,主要就是外形更小巧了,只有之前的一半大小,這是個很不錯的進步,已經很讓李安滿意了。
之所以如此著急的加緊製造,就是因為皇帝下了旨意,讓李安多造多研發,儘快讓大唐更多的城池用上電報機,如此,皇帝治理天下就方便太多了,行政成本將極大的降低。
至於無線的電報機,最多半年的時間,李安就有信心能夠搞出來,到時候,那就更加的方便了,也用不著動用大量的人力進行鋪設電線的工作了,成本節約的可不是一星半點,當然了,已經鋪設的電線是肯定不會浪費的,日後電話機出來的時候,也是能夠用得上的,先鋪著再說就是了,而且,就可靠性來說,有線的肯定比無線的要可靠的多,無線的容易被幹擾,若是有很多山體的阻擋,訊號大概就傳遞不到了,而有線的就不同了,只要線路不被破壞,那就一定能夠把訊號傳遞到位,絕對不用擔心訊號被幹擾的情況發生,甚至在無線電極為發達的後世,還是有人選擇在海底鋪設電纜的,因為鋪設電纜的可靠性更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