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九十八章 削弱邊鎮權利,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何突然要與安祿山為敵,還有這一路上,你隱瞞了很多事情,讓安祿山安心的前往京城,你究竟是怎麼想的。”
“陛下,微臣原本處處服從安祿山,但安賊的要求越來越過分,這一次,甚至要殺掉公主,微臣極力勸阻,卻被他訓斥了一頓,而且,他要求微臣要不惜一切代價的找到公主並殺掉,微臣心中不忍,在發現公主之後,並沒有動手,而是看著公主被鐵甲炮車旅接走。”
嚴莊隨口亂編道。
“既然你是故意放走兩位公主的,為何在黃河渡口的時候,讓人截殺鐵甲炮車旅?”
李隆基厲聲問道。
“陛下,微臣冤枉,微臣從未下過這樣的命令,是那些傢伙自作主張,出了事之後,害怕陛下處置,所以,全都推給微臣。”
嚴莊開口為自己辯解。
李隆基現在頭都大了,他也搞不清安祿山說的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同時,他也搞不清嚴莊說的哪句是真,哪句是假,總之,這二人說的都像是真的,又都像是假的。
在詢問了一陣之後,李隆基讓嚴莊退下,有很多事情,他需要慢慢消化一下才行,另外,范陽與平盧兩鎮有十幾萬兵馬,這些兵馬在安祿山手底下有些年頭了,尤其是平盧鎮,肯定有安祿山的很多死黨,一旦處置安祿山,勢必會牽連甚廣,一旦引起動亂,後果不堪設想。
安祿山進京之後,長安城至洛陽城的鐵路線恢復暢通,北面的訊息也陸陸續續的傳回來了,安祿山的很多欺君行為被一一挖了出來,有很多都與嚴莊說的很一致,也就是說,安祿山的確是個隻手遮天的大壞蛋。
在確定安祿山人品不好,而且膽大妄為之後,李隆基對安祿山的信任減弱了很多,不過,他暫時還不敢處置安祿山,以免引起北方的動亂,再三思索之後,為了大唐的安定和繁榮,他決定給安祿山減罪,也就是用人不明,馭下不嚴之罪,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安祿山所應遭到的懲罰,從而安撫北方邊將之心,但他同時也不敢再將安祿山放回去了,以免這個傢伙繼續為所欲為,甚至根基越來越穩固,如此,就是養虎為患了。
同時,李隆基也意識到,自己給邊將的權利是越來越大了,既然安祿山可以在邊鎮為所欲為,那麼,其它的邊鎮將領,會不會也這麼幹呢?萬一個個邊將都為所欲為,並變得越來越強大,他這個皇帝日後還怎麼駕馭他們。
聯想到東周列國和東漢末年三國的故事,李隆基覺得,不應該再給邊將這麼多權利了,否則,一旦邊將造反,後果不堪設想。
他相信,除了安祿山之外,肯定還有別的將領,做了不該做的事情,邊鎮是到了該整頓和削弱的時候了。
當然,削弱邊鎮力量,並不等於減少邊鎮兵力,而是要控制邊鎮節度使的許可權,讓他們只能管軍事,不能管經濟和治安,如此,可大大減輕他們的獨立性,另外,他還打算在所有邊鎮設定觀察使一職,由宮裡的太監負責,而且,要時常調動,以免這些太監與邊鎮將領太熟悉,從而有私情。
這麼多年來,邊鎮節度使的權利越來越大,主要是因為大唐的財政有些困難,而邊鎮因為經常吃緊,需要增加兵力,更需要增加軍餉,而朝廷很難全部提供,於是,就採取直接放權的方式,讓各鎮節度使自己解決,從而讓邊鎮變得越來越具有獨立王國的性質。
全面整頓邊鎮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在這之前,他必須先處理好安祿山的事情,以免引起改革前的動亂。
在與李林甫和李安等眾多臣子單獨商議之後,李隆基做出了最終的決定,以安祿山用人不明,瀆職為理由,扒掉他身上的宰相之位,並同時去掉范陽和平盧兩鎮節度使的職位,只給他保留了禮部侍郎的虛職,讓他在京城養老。
而所有罪名的承擔著嚴莊,則被李隆基處斬,以給天下人和滿朝文武一個交代,至於范陽和平盧兩鎮,先封安祿山的部將史思明為平盧節度使,而對於兵力更多的范陽節度使,則派遣原先在任上口碑極好的裴寬前去出任。
這樣一來,史思明獲得升官會非常高興,自然不會管安祿山過得是否如意,而裴寬被重新調回范陽當節度使,則讓很多人都高興。
首先,河北道的老百姓肯定會非常高興的,當初裴寬被調離的時候,他們可是傷心了好久,在安祿山來了之後,他們就更加思念裴寬了,希望愛民如子的裴寬可以回來任職。
另外,李林甫一直嫉妒裴寬的才能,想要構陷此人,在這個節骨眼上,正好將其打發走,讓其前往范陽任職,如此,就不會對他構成任何的威脅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