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零七章 早有退路,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霸天說的一點也不假,任何商品都是物以稀為貴,市場再大也是存在飽和的,一旦市場飽和,商品的價格就很難有保障了,商人的利潤就會被無限的壓低,甚至無利可圖,而這是任何商人都不願意看到的情況。
在後世的計劃經濟時代,膽子大的人,偷偷摸摸的去做一次買賣,所獲得的收入,可能比別人辛辛苦苦工作半年還要多,出國販賣一次商品,可能比別人一輩子掙的都多。
這是因為普通人都不可以做生意,沒有人與這些大膽之徒進行競爭,利潤自然非常高,而一旦大量的普通人湧入做生意的行列,生意就會變得很難做了。
在華夏剛剛開始放開市場的時候,隨便做什麼生意都能掙到大筆的錢財,凡是做生意的都發了財,待過了幾十年之後,做生意的商人越來越多,商業早已飽和,很多新加入的商人基本都是無利可圖,最終只能是破產了事。
商業的飽和,受傷最大的自然就是做生意的商人了,老百姓倒是可以趁機購買到足夠多的廉價商品,符合他們的利益,但商人更多的是考慮自身的利益,怎麼可能去考慮百姓的利益。
作為商人,唯恐市場飽和,減弱他們的收入,所以,他們會千方百計的想辦法杜絕這種情況的發生。
此刻,張霸天的所作所為就是要人為控制商業的飽和,讓他自己所從事的海外貿易,可以永遠掙大錢,子子孫孫無窮無盡。
而這與李安所追求的商業繁榮,是完全的兩個概念,李安知道目前大唐的商業還是有些欠發達,很多老百姓本應該擁有的生活必需品都不能正常供應,這說明商業還是有很大潛力的,遠遠沒有到達飽和的程度,而且,商業飽和也並不可怕,市場會主動調節一切的,商業飽和之後,自然會有很多人選擇放棄,從而讓商業達到一個平衡狀態。
“本官明白,張會長是希望自己的子子孫孫都能輕鬆的吃上海外貿易這碗飯,但本官次來主要是為了剿滅海盜,待海盜被完全剿滅之後,估計,日後張會長不會再有多大的優勢了,”
李安冷冷的說道。
只要他率軍剿滅沿途的海盜,所有的商人都能順利的做貿易,如此一來,競爭壓力就大了,商品的價格自然要大大的降低,暴利的海外貿易將會迴歸理性,一旦經營不善,就有可能導致虧本。
張霸天似乎並不緊張,冷靜道:“李侍郎能親自帶兵剿滅海盜,這就足以說明,朝廷還是關心我們這些商人的,不過,以老朽的愚見,朝廷出兵剿滅海盜,耗費必然極大,而海盜四海為家,一時失利可能會潰散,但只要朝廷的兵馬一走,他又會再次聚集,打劫過往商船,甚至為了報復,搶劫的更加兇狠,如此,朝廷的一片好心,倒是會害了我們這些商人啊!”
李安當然不會相信張霸天的鬼話,這種人只會考慮自身的利益,怎麼會想這麼遠,而且,他也錯解李安的用心了,李安是要在海上絲綢之路上長期維持兵馬,而不是打散海盜就撤離。
“張會長多慮了,朝廷的決心是很大的,不但要徹底消滅海盜,而且,還要在海盜曾經出沒的地方維持一支強大的兵馬,永遠保持航道的安全,所以,張會長所說的情況是不會出現的,日後,所有的商人都可以放心大膽的去海外貿易,大唐水師會保護你們的安全。”
李安正色表達態度。
張霸天臉色微微一冷,覺得眼前的李安果然不好對付,醞釀了片刻,開口道:“李侍郎,若是常年在海外維持兵馬,兵馬少則不足以震懾海盜之徒,而兵馬多則耗費多,這必然會給朝廷帶來巨大的財政壓力啊!朝廷所要耗費的財力,可能要遠遠超過我們這些商人繳納給海盜的過路費,似乎有些得不償失。”
一個勸說失效,張霸天又想出一套勸說的意見,然而李安絲毫不為所動,這讓張霸天顯得有些無可奈何。
“朝廷不惜代價為我等商人做主,老朽甚為感動,雖然老朽與海盜認識,但老朽也對海盜的巧取豪奪大為不滿,若李侍郎能一舉蕩平海盜,老朽也是樂見其成的。”
張霸天無可奈何,只能如此說。
“哈哈!張會長能理解朝廷的一片苦心,本官深感欣慰,不過,本官此次不但要剿滅海盜,還要一併剿滅與海盜有勾結,做過壞事之人,希望張會長回去之後,告訴其它商人,若有人與海盜勾結,要立刻前來請罪,道出海盜的情況,本官會從輕處罰的,否則,待本官查出來,絕不會輕饒。”
李安大聲說道,並檢視張霸天的表情。
張霸天一點也沒有緊張,彎腰道:“老朽一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