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六章 混凝土,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通。

而在修築橋墩的時候,所需要消耗的時間和人力是很多的,這一點引起了李安的重視,並立即決定研發一種新的材料,以能夠快速修建橋墩,同時還有更大的作用。

這種材料便是後世的水泥,其組成結構極為簡單,只需要將石灰和黏土混合在一起,簡單的處理之後,就能得到最簡單的水泥,加水之後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當然,理論歸理論,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讓部下運來大量的石灰和黏土之後,李安正式開始做實驗。

不過,石灰是非常燒手的,所以,李安並不會親自去做,這些髒活累活,讓手底下的人去做就可以了。

在經過一番反覆試驗之後,李安終於掌握了水泥的最佳製作方法,而且,成本極低,很適合大規模的量產。

關中一帶有大量的石灰礦和黏土礦,原材料的豐富遠超鐵礦,所以,只要有足夠的人力,大唐日後是絕對不會缺少水泥的。

而在水泥研發成功之後,李安立即試驗混凝土,也就是將水泥、沙子和碎石塊,按照一帶的比例混合,從而形成更加堅固的固態凝固物。

當然,更結實的應該是鋼筋混凝土,不過,儘管大唐帝國利用黑火藥加倍開採鐵礦,但由於鐵路和各種機械的需求量太大,鐵料還是不夠充足,所以,鋼筋混泥土並不能使用太多,而製造鋼筋並加入混凝土之中,這就太簡單了。

不論水泥的兩種原材料,還是沙子和碎石,大唐都有充足的原材料,多到億萬年都使用不完,所以水泥和混凝土這兩樣東西,是最適合大規模推廣的。

李安已經想好了,日後,大唐橋樑的橋墩要採用混凝土製造,甚至是鋼筋混凝土,從而大大提高建造的效率,以及製造的堅固程度,而橋體也可以採用同樣的材料,如此,日後可實現在黃河與長江上建造橋樑,從而極大的方面江河兩岸的貿易往來,提高百姓的生活,促進物資的流通。

當然,水泥和混凝土的用處不僅僅侷限在此處,修築硬質路面,搭建堅固的房屋,修補城牆等等,都能用到水泥這種基礎的材料,所以,這推廣的價值是無需贅言的。

而推廣這一切的前提,是必須儘快獲得皇帝和大臣們的支援,讓他們明白水泥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從而全力支援大唐的水泥事業。

李安親自指導部下,製作了水泥塊和混凝土塊,並讓他們將這兩樣東西,直接抬入皇宮,以讓皇帝和眾大臣親眼見識水泥塊,和混凝土塊的效能。

“大家,李侍郎抬了兩根東西進來了,看上去好像很重,一根要十幾個人抬著。”

小太監連忙將情況彙報了上去。

“哦,李侍郎又搞出什麼好東西了,是什麼。”

“看上去像一截石條,但肯定不是石頭,小奴也搞不清楚。”

李隆基頓時來了興趣,邁步離開紫宸殿,親自迎了出來。

“微臣參見陛下。”

“李侍郎,這是什麼東西?”

李隆基看到光滑的水泥塊和混凝土塊,頓時驚呆了,他能肯定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東西,也就是說,這些東西都是李安新搞出來的。

“陛下,這是微臣新研發出來的水泥塊和混凝土塊,特來獻給陛下。”

李安正色回道。

“水泥塊,混凝土塊?是怎麼做出來的?”

李隆基蹙著眉頭問道,畢竟,就算是技術最高的工匠,所製造出來石磚的表面也沒有這麼光滑,而這表面也不像是被打磨過的樣子。

李安也不顧及洩密,直接當著李隆基和眾多太監的面,將水泥的製作材料和過程說了出來,並講解了混凝土的材料和作用。

聽完李安的講解,李隆基愣了半天,這些材料他都知道,而且,他知道大唐擁有海量的原材料,但卻不知這幾種東西混合之後,居然能產生如此大的效果,這超出了他的認知範圍。

“真是沒有想到,這幾種材料混合在一起,居然能做成如此堅固的東西,這比用黏土燒製城磚,還要厲害啊!”

李隆基感慨了一句,並奪過小太監手中的浮塵,用力砸了幾下,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陛下,水泥和混凝土極為堅固,尤其是混凝土,比城磚堅固多了,刀劍都很難傷其根本,陛下可讓衛兵用刀劍試驗。”

李安開口建議道。

李隆基覺得是有必要試驗一下,立即下令,讓紫宸殿門口的幾名護衛,用手中的刀劍和長槍,隨意的擊打這兩根柱子,打壞了有賞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巔峰聖武

亂世統帥

凌天圖

粘豆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