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三章 炮兵旅,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兵學員進行了一番理論講解,告訴他們,什麼叫火力覆蓋,如何提高火力覆蓋的殺傷效果,以及如何快速根據觀察哨的反饋,調整射擊的角度,並迅速組織下一輪射擊。
這些理論都是後世炮兵科的基本常識,但在大唐這個時代,卻是全新的理論,必須要進行多次講解,以讓炮兵學員加深印象。
另外,在實彈射擊之前,也要利用木頭火炮進行多次的模擬實驗,以培養炮兵學員們的操作水平。
因為火炮拋射的距離比較遠,為了提高實驗的難度,目標被設定在千步以外,由數千個稻草人和數百個稻草馬組成,也就是模擬一支規模化的敵軍部隊。
而火炮一共準備了五十門,二十五門為一排,總共排成兩排,二百五十名火炮學員,做好了隨時發射的準備。
“李侍郎,所有火炮已經瞄準敵軍,可以試射了。”
“每門炮四發實心彈,一發開花彈,立即準備射擊。”
李安毫無猶豫的下達了射擊的命令。
“轟轟轟……”
五十門火炮同時開始射擊,並根據觀察哨傳回的訊息,及時調整射擊的角度,並進行下一輪射擊,直到將所有的五發炮彈全部發射出去。
“火炮收回,立即統計敵軍傷亡。”
李安立即下達命令。
操作火炮的學員,立即將五十門火炮收回,另外,有十幾名統計人員立即奔向千步之外,對敵軍之傷亡情況進行統計。
“李侍郎,敵軍陣亡重傷超過兩成,輕傷五成,我軍大獲全勝。”
很快,統計結果就出來了,敵軍的傷亡比李安預測的還要高,這讓李安頗為滿意。
“好,經過這幾個月的嚴格訓練,將士們做的很好,炮打得也夠準,陛下知道了,一定會非常高興的。”
李安並不吝嗇自己的褒獎,只要將士們表現的好,他就一定會大力進行表揚。
幾個月的辛苦,終於換來不錯的成績,千餘炮兵學員的心情自然大好,而更讓他們感到高興的,是皇帝親自下令,提高炮兵學員的待遇水平,讓炮兵學員的待遇兩倍於羽林軍。
此時,炮兵的基礎理論和訓練已經結束了,研發中心作坊的第三批火炮也正式造好,如此,大唐帝國擁有了一百五十門火炮,而且,都是同一規格的可靠鑄鐵炮,正式組建炮兵的工作也可以進行了。
一門火炮需要一匹馬拖拽,操作火炮最少需要兩三人,當然,極端情況下一個人也能操作一門炮,但速度會很慢,在綜合考慮之後,李安決定每門炮配屬五個士兵,最多的時候,兩個人裝炮彈,一個人放炮彈,另一人用木棍將炮彈從炮口推入炮膛,調整炮口角度需要一個人,點火需要一個人,最後一人負責指揮和後備,如此,五人編制的一門火炮就成立了,指揮官就是伍長。
按照大唐的步兵編制,五人為一伍,設伍長,而在炮兵部隊,則把伍長改為炮長,一個隊是標準的五十人,分成十個伍,按照炮兵部隊的編制,也就是十門炮,一個炮兵隊十門炮,當然還要多幾名指揮官,總人數五十多點。
大唐步兵編制中,一個隊五十人,隊的上級是旅,一個旅兩個隊一百人,旅的上級是團,團有兩百人,也有三百人,但李安覺得旅比較霸氣,也許是對後世旅的固定印象,讓旅屈居在團之下,這是李安不能忍的。
所以,李安要在炮兵之中,擴大旅的編制,讓一個炮兵旅下轄五個炮兵隊,也就是五十門火炮,總兵力不足三百。
以目前的火炮數量,最多可以組建三個炮兵旅,不過,至少要留下五十門火炮用來訓練學員,所以,此刻只能組建兩個炮兵旅的部隊,也就是五百多人的炮兵部隊。
炮兵旅的稱號,當然就更好辦了,最先組建的兩支炮兵旅,分別叫大唐第一炮兵旅和大唐第二炮兵旅,簡稱第一炮兵旅和第二炮兵旅。
其中,第一炮兵旅,下轄第一至第五炮兵隊,第二炮兵旅則下轄第六至第十炮兵隊。
在李安的努力下,兩支炮兵旅的建軍工作很快就完成了,而有幸成為正式炮兵將士的,自然是千餘學員之中,最優秀的五百多人了。
其中,第一炮兵旅和第二炮兵旅的旅帥,分別是郭旰和荔非守瑜,這二人的火炮打得最好,最準,當然有資格獲得旅帥的位置。
在大唐帝國,旅帥並不是很高的官職,應該說是很低階的官位,但炮兵部隊是一支特殊的部隊,炮兵旅帥不論是麾下士兵的編制人數,還是在整個大唐軍事界的地位,都是普通步兵旅帥所不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