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一章 後膛炮,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用性提高一個很大的臺階。
後膛炮的結構並不複雜,李安也早就想要建造後膛炮了,只是苦於材料和加工機床效能太落後,根本無法進行加工,如今,鍊鋼技術和加工機床的技術都在快速發展,這讓李安看到,建造後膛炮的時機已經成熟了,為了更好的發揮火炮的威力,對潛在的敵人進行威懾,後膛炮的研製工作被提上了日程。
所有參與研製後膛炮的技術人才,全部都是以前研製火炮的人才,李安對這些技術人才非常信任,相信他們一定可以完成研製後膛炮的任務。
李安將後膛炮的各個部分的零件全部畫好,讓這些研製火炮的技術人才,按照圖紙打造火炮,並不斷進行試驗,直到造出能夠使用的後膛炮。
一想到後膛炮即將被研製出來,李安顯得非常的興奮,此次,李安所研製的後膛炮,比已經裝備部隊的火炮好太多,有多項技術改進
第一,採用強度更好的鋼材處理工藝,讓火炮炮管的厚度縮小,從而讓火炮變得輕便。
第二,採用身管、炮尾和炮閥的後膛炮結構,非常方便裝填炮彈,清理炮管,可以大大提高火炮的發射速度。
第三,在炮尾加裝點火撞針,這樣一來,就不用採取火把點火的落後方式了,從而進一步提高火炮射擊的效率。
當然,後膛炮的技術並不是終點,李安還會繼續研製更加先進的火炮,從而讓大唐帝國的火炮技術,再來一次大的飛躍。
後膛炮的研發人才,嚴格按照李安的要求,在一步步的進行研製,所需要的任何材料和裝置,都能在第一時間獲得。
而李安則召集部分鐵匠人才,開始研製日後需求量極大的鐵絲,並利用各種型號的鐵絲,製造粗細不等的彈簧材料。
而不論是鐵絲,還是彈簧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實用價值,對日後各種機械的製造和研發,具有重要的意義。
鐵絲的製造工藝,真的一點也不復雜,就是將鐵塊燒至軟化狀態,然後將軟化的鐵塊放入模腔內,模腔開有小口,從後部擠壓軟化的鐵塊,就可以從小口處得到鐵絲。
為了儲存這些剛造好的鐵絲,還需要一個直徑比較大的圓筒,以將這些剛造好的鐵絲捲起來。
製造鐵絲的模具必須耐燙,若是碰到滾燙的鐵塊就融化了,那肯定是不行的,另外,強度也要有保障,否則,從後部用力一壓就碎掉了,那也不成。
耐高溫最好的材料無疑是陶瓷,而強度高的材料是鋼鐵,所以,李安提出的思路,是製造內膽為陶瓷,外壁為鋼鐵的模具,以用來擠壓軟化的鐵塊,造出需要的鐵絲,而用來卷鐵絲的大圓筒,則用陶瓷材料就可以了。
而大唐是陶瓷大國,製造各種型號的陶瓷,那是小菜一碟,所以,製造鐵絲的裝置一點也不難研發,只要稍微花點精力研發就可以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